还记得日本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吗,10年前的东日本大地震当中,这个被誉为“史上最安全”的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破坏和泄漏,造成了当地极为严重的生态灾难,有关核废水的排放问题也牵挂着许多人的心。

最新消息是,福岛核电站的污水从今日起开始正式排入太平洋。那么这座被称为“最安全的核电站”的福岛核电站,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事故的背后到底有着多少问题,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

一、日本曾经的“骄傲”

一、日本曾经的“骄傲”

战后的日本,经过数十年的经济复兴,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民用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其中就包括可以提供充足电力的核电站。对于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兴建核电可以大力促进能源多样化和私有化,以此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1960年,当时的日本福岛县政府就向东京电力提出申请,希望在该县双叶郡建立一座核能发电厂,次年9月该郡治下的大熊町正式确定了核电站地址,即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大字夫沢字北原22号(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9月29日,核电站的一号机组开始施工,次年11月17日开始进行试运营;到了1971年3月26日,1号机组开始进行商业运转,标志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正式开始。这期间,核电站相继通过了2号、3号、4号和5号机组的审批和修建计划,到1978年10月底,核电站全部5套机组全部进行运营。1979年10月24日,6号机组也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正在兴建中的福岛第一核电站

投入使用后,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举成为了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核电站,也曾是全世界25个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场之一。在泄漏事故之前,由东京电力负责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六个机组则为日本提供了4.7GW的电力,约占日本电力构成的1.5% 。其中最早兴建的1号机组使用的是BWR-3型,到事故发生前已经使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2-5号机组为BWR-4型,最后修建的6号机组为最新的BWR-5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岛第一核电站俯瞰图

看似一切正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却在2011年3月11日那天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天下午14点46分(北京时间13点46分),位于日本仙台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9.1级大地震(烈度7级),之后不久地震所引发的巨大海啸侵袭震中附近的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震发生时,核电站的1号、2号和3号机组正在正常运转。由于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震动,三台机组都启动了急停系统,中断了反应炉中的链式反应;而为了保证关键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启动了柴油发电机给核电站供电。但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却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二、昏招频出酿灾难

二、昏招频出酿灾难

由于震中位于海底,不震中附近便遭受了海啸的猛烈侵袭。根据测算,袭击核电站的海啸足有15米以上,而核电站抵御海啸的防护墙最高仅有3米,如此巨大的差距根本无法抵御汹涌而来的海水。不久整个核电站都被浸泡在海水当中,地下室里的应急发电装置全部被泡坏,控制室各种指示灯全灭了,整个核电站屏幕上看不到核电站机组的任何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受严重损坏的核电站内部

眼见情况不妙,东京电力的负责人决定向政府报告核电站的严峻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思路惊奇”的负责人却云淡风轻地表示核电站只是暂时失去了电力,情况居然“一切都好”。但实际上核电站的1-4号机组已经完全损坏,由于没有足够的冷却水供应,被迫锁在反应堆内部的燃料棒开始释放出大量热气,当中的海水变得沸腾起来,于是便产生了大量高温高压、有辐射性的致命水蒸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反应堆出现的问题,东电的管理层此时居然毫不知情。经过事后调查,人们才知道自福岛第一核电站落成以来,东电对其的管理就一直漏洞百出:为了节约检修成本,不少施工人员和管理都习惯性地篡改数据;由于有些数据被篡改太多次,以至于在后期维护时,不少设施的都在维护后隐患百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反应堆内部温度越来越高时,曾有人提出用水去进行降温,但这一要求也被东电高层所否决,原因是一旦用水那么所有的机组将会报废,那么核电站的收入就会完全停止,这样的扑救几乎就断送了所有人的财路和升职空间。另外在救援队抵达后,核电站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接通内部的电源,因此救援队不得不重新改装接口、检修线路......

总之在一群人的瞒报漏报下,一个本来可以遏制的3级事故最终被生生变成了最高等级的7级事故。之后的情况大家就都知道了:为了让反应堆降温,一些东电的员工和社会人员以两人一组的形式,深入内部将1号机组的通风设施打开,降低反应堆的温度。这些人也被外界称为“福岛50死士”。这期间1-3号机组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状况,而原本平静的4号机组也发生了爆炸。至此整个福岛核电站1-4号机组都发生了严重的问题,造成了核物质的严重泄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发生后,核反应堆堆芯因为无法冷却而融化,为了保证安全就必须往冷却芯中灌水,这就是新闻中所说“核废水”的由来。在4月13日排放之前,福岛核电站里已经容纳了超过123万吨的废水,因为无法容纳更多的废水,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将所谓“无害化”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当中,这一行为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三、贻害无穷的行为

三、贻害无穷的行为

这次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行为,是一个标准的“将小节而不知大义”的表现。西方社会整天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装得楚楚可怜:见面打招呼,犯错就道歉,捅了篓子就演讲、表演,说得大家声泪俱下。可真到了牺牲与奉献时,这些人就噤若寒蝉一般,表现出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来,让人看起来颇为不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认为大海的稀释性极为强大,这次排出的核废水可以充分地被吸收,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根据东电自己的报告解释,他们的核污水经过了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检验,辐射量符合排放标准,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只有世卫组织制定安全标准的1/7(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所谓“安全”的污水仅仅只有2000吨左右,而这次累计排放的污水达到了137万吨。鉴于日本此前在制造业等行业中屡次造假,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剩下的核废水会被日本神不知鬼不觉地排放出去。而且根据一些披露出来的资料显示,福岛核电站之前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安全设计出现缺陷;而所谓的“福岛50死士”,居然被人曝出是由欠债者、失业者、残疾人等组成的“炮灰”,他们拿着最少的工资,却做着世界上最为危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果不将污水排入大海,还会有别的办法吗?其实在事故发生几年后,科学家提出了用核电解核废水的方法,但不知为何却被东京电力高层所否决;另外还可以在限制区域修建更多的储罐来储藏废水,但这一要求也被东电和日本政府高层所否决,认为废弃的核电站无法提供经济收入,因此也无法为相关人员提供薪金。没钱了谁还愿意去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排了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田义昭的言论,令全世界为之哗然

一系列的“骚操作”,让外界对日本政府对待核污染问题的处理态度十分寒心,想想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苏军防化兵和当地消防部门不顾生死的扑救,再看看现在日本政府的态度,孰是孰非,真的是一目了然了。

结语

结语

福岛核废水的倾倒,让全世界对日本的印象又下降一大截,天天打着“注意细节”的旗号,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大事上犯糊涂。这样的表现,真的令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愤怒中带着极大的失望。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311东日本大地震启示录》

2.《3.11:福岛之殇》

3.《核泄漏处理案例汇编》

4.《日本核工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