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爱好者们都听过“洒金”这个词,这个词一听就很高端大气,实际上词都是人造的,名字都是人取的。“洒金”一词原先是指在漆底上点金片后再罩漆的装饰工艺,故又称“砂金漆”。通常,出现在宣纸、铜器之上。金点、金片在一件器物上,可疏密一致,或是错落有致组合形成花纹,再加上罩漆有厚有薄,便有所谓的“云气、漂霞、远山、连线”等,此类又被统称为“斑洒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洒金形容和田玉比较多,和田玉种的洒金皮一词较为常见。众所周知和田玉籽料以皮色为贵,皮色鲜艳娇丽,可随形琢成各种俏丽的玉器,深受世人喜爱。真正的洒金皮籽料,近看是金光点点,犹如洒上去的金色一般。不仅皮色非常出众,籽料的质地亦非常成熟,细腻油润,紧凑如凝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洒金皮表面就像是泼洒上去的金子一样,也正是这个特点而得名,在这种皮色上,行内有这样的一句话“洒金皮下必有好肉”,这句话也就讲出了洒金皮的好品质,洒金皮的外边皮色是以点状或是片状分布的,甚至珍贵,在目前的市场上,洒金皮的作品都是价格不菲的。和田玉的金皮籽料价值极高,特别是洒金皮极受重视。洒金皮一般出现在籽料表层汗毛孔处,呈星星点点分布状态,好像夜空洒落的繁星。这是玉质细密,沁色难以入内形成的。这类籽料的玉肉能够清晰可见,又有美丽的色皮,当然是珍贵的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翡翠里的“洒金”指的是翡翠在白底或翠色底子上有点点的黄色,有时候会以星星点点的方式出现,有时会成团状、片状出现,或均匀或错落分布,就像洒了金子一般。洒金看起来就像生锈了一般,这是由于翡翠中的矿物质含有铁,由褐铁矿浸染形成黄雾,也就是黄翡的形成原理,和我们一般所说的生锈还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洒金实际上是翡翠商业推广上的概念。“洒金”与“雪花棉”相似,起初,翡翠中的棉也不讨喜,后来有了“风雪夜归人”、“独钓寒江雪”等题材,人们才发现雪花棉也是可以那么美。翡翠有些锈色的小点确实可以起到修饰的作用,这就给人一种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感觉,而有些没有美感的就是瑕疵。但如果洒金不均匀,美观欠佳,则会被人不喜。如果是较大一片的洒金 我们就称为“翡”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