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亮出了一个大杀器。7月13日,志愿军第20兵团指挥部一个电话,打给了炮兵阵地。炮兵们都兴奋地搓搓手,终于要亮出真家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使用喀秋莎火箭炮

接着,火箭炮齐发,雷霆万钧,震天撼地。天空都被染红了。中国阵地,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和鼓掌声。兵团司令、军长、师长们,他们身经百战,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的炮火,谁都没有用这么阔气的炮火打过一仗。以前,这份阔气属于对面联合国军的。一些首长看着这个场面,不禁流下了眼泪。喀秋莎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以单射,也可以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仅需7到10秒。这种火箭炮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可以大面积消灭敌人的密集部队,压制敌军火力,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它是苏联人研制的,最早使用于1941年的斯摩凌斯克战役中,第一次被投入到战场时,不仅德国士兵看到了害怕得惊恐逃窜,连苏联红军都被震撼到了,感到莫名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苏联正在轰炸德军阵地

到1944年,经改进后,苏联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较为落后,尤其是缺乏重火力。前三次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伤亡非常大。于是,中国紧急从苏联购买了120门火箭炮。但问题来了,该怎么好好利用呢?因为炮兵21师刚刚组建,很多人由步兵调来炮兵团,可是他们对火箭炮一无所知。按照正常速度,至少要经过一年培训和磨合,才能形成非常强的战斗力。可是战场上,时间不等人。于是炮兵团领导们请来专家和老师,没日没夜地教士兵们,仅仅用了 42天,就完成了训练。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寄予很高的厚望,对他们说:现在志愿军有了你们这样最先进的、现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美国到目前还没有,我们要很好地寻找战机!发挥火箭炮的优势!出奇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进行闪电式袭击!大量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喀秋莎火箭炮轰炸后志愿军进攻

1951年9月,喀秋莎火箭炮迎来首发,24门喀秋莎火箭炮齐射,瞬间,384枚火箭弹就落在美军阵地上,美第7师2个营全部被覆盖在密集的炮弹之下,死伤惨重。联合国军惊呆了,什么时候志愿军装备这么强的武器。他们想好好研究这个大杀器的秘密,但是志愿军早就强调了若有火箭弹射出后没能爆炸,要不惜牺牲也要把炮弹抢回来。所以美军到最后,也搞不懂这个武器是怎么样的。轰鸣的火箭炮和志愿军的轻武器射击声,构成了撼人心魄的英雄交响曲,让联合国军体会到了志愿军拳头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