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将军和美国将军过招,互相亮肌肉。其中有一场特别精彩,是由上将韩先楚和美军中将沃克打的。先说说两方的武器装备,由于我国没有自己完整的军工体系,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靠战场缴获为主。就火炮和枪械而言,就产自世界上24个国家98家兵工厂,其品种和型号多达110种。仅步枪口径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抗美援朝上甘岭胜利后的喜悦

就火力而言,团以下部队除了没有坦克之外,其他火力与同建制美军部队差距不是太大。但师以上部队的火力则有悬殊差距。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和防空兵器,已经确定列编的师属战防炮营和军属高炮营,均因缺乏武器而没有正式组建。而美国方面,他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最大的军需品生产国。除了常规的枪支大炮坦克以外,美国的武器还进行了更新换代,有堪称神器级别的M3夜视卡宾枪。 美国将驻远东空军第5航空队的主力从日本调到朝鲜,用98架B-29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拥有绝对制空权。再来看看双方将领。韩先楚因在战争年代作战迅猛、出奇制胜而为人称道、享誉全军,被称为“旋风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开国上将韩先楚

无论是东北大地,还是琼州海峡,由他领军迎战之处皆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无坚不摧。1950年秋,韩先楚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出国前,其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是首批入朝参战部队。作为志愿军的先头部队,韩先楚直接指挥第40军在朝鲜北部温井地区充分发扬“旋风部队”快速接敌、迅猛穿插、分割围歼的战斗作风,迎头痛击南朝鲜军第1师,打赢了“出国第一仗”,打破了“联合国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序幕。而对手沃克毕业于西点军校,二战时,他是巴顿手下的第二装甲旅的旅长。作为战术家,他在欧洲战场曾获得了“攻势权威”的美名,并被冠以“虎头狗”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美国上将沃尔顿·沃克(左一)

还有个外号叫“斗牛犬”,这个外号与他的形象很吻合。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战场各个角落,像巴顿一样突然出现在某处,用最简洁的语言整理要点后下达作战指示,然后又像风一样消失。巴顿自豪地把他叫做"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朝鲜战争时,沃克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1950年11月24日 ,“联合国军”先头部队刚刚突进到鸭绿江畔的惠山小镇, 麦克阿瑟面对众多记者夸下海口:“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诞节让他们回家过节!沃克也同他的上级一样,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但是第二天,他就崩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志愿军在阵地痛击联合国军

11月25日,志愿军的西线反攻在漫天飞雪中开始。这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一次内外双重迂回作战。两支战功卓著的部队——第38军和第40军承担穿插突击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战役中参与39小时攻克天津城的“攻坚劲旅”;后者,是跟随韩先楚从东北征战到海南岛的“旋风部队”。这是战将与战将的较量,也是王牌对王牌的比拼。仅仅一天一夜,“联合国军”东西两“钳”之间就被志愿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沃克没有料到,飞机坦克编织的立体火力网都无法阻挡中国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当他意识到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时,赶紧命令突围撤退。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在山谷间展开。成群成群溃退下来的“联合国军”蜂拥而来,争取最后一线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五: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

雨一样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化成了粉末,志愿军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撤退和接应的两支“联合国军”,相隔不到1公里,最终也只能相望而未能汇合到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沃克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勇猛无畏,可以说韩先楚这一战碾压了美国这位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