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金一直在涨,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退休的人,对未来能否拿一个比较高的退休金还是有所企望。但养老金现在是遵循多交多得原则,你交得越多,退休后拿得肯定也多。这直接跟你现在有一个好单位有重大关系,也跟你所在城市有重大关系。你拿的薪水高,上交养老金的基数高,交的钱就越多,那以后拿到手的养老金相对就高。那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员,要怎样交社保才会拿到理想中的退休金

我们先来看看退休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数据: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数据直接关系到养老金的多少。缴费年限,遵循多交多得原则,不能左右,只能多交,缴费年限越长,拿到的退休金越多。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同样会按6-8%左右的比例增长。唯一的变数就是平均缴费指数,一般灵活就业人员都会选择最低档0.6交费,那之后的平均指数也就是0.6.我们想要拿更高的工资就需要提高这个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如果说最后一年按300%基数缴费,应该能大幅提升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吧?其实,哪有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本人一直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6,实际上缴费指数之和等于0.6*15=9。可是如果最后一年按300%基数缴费呢?平均基数指数那就增加到(9+3)/16=0.75。相比之前的0.6,增加了0.15,但我们需要多交多少钱,看上表,如果当年按60%的档次缴费,只需交7260元,如果按300%交,则需缴36288,要多交出36288-7260=29008元。如果退休社平工资5000,每月能多领60多元,基础养老金一年多720。年缴费基数为6万元,记入个人帐户钱是60000*3*0.08=14400,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相当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多出了14400/139=103.6元,1年多出1243。加起来1243+720=1963元,那我们需要29008/1963=14.8年回本。同理如果我们十年后退休,等到最后一年按300%基数交,那就会要交更多钱。年增长率8%,十年后或许社平工资10000以上,一年要多交57600元以上。而反之,我们如果在10年前就进行一次高基数缴费,那时的社平工资只有2300元,,一年同样按300%基数交,一年只需多交13248,6624划入个人帐户,这样比十年后的今天少交29008-13248=15760元。实际上经过精算师测算,相当于你能获得8%的复利。这样的投资我相信你一定不会错过。当然这也是社保基金物地为我们留下的一个缺口,同时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上面的对比测算,你差不多应能明白,我们想要获得高额的养老金,除了按最高基数一直缴纳外,再就是一定要在社平工资不高的前几年就按最高基数缴,越到后面社平工资越高,交的钱就越多,这时就不划算了。千万不要听某些人瞎吹,最后一年交个大额,那是钱多没有脑子。另外,如果你每年都按300%基数交,实际上相当于把你工资的60%上缴国库,按60%基数交,相当于把你工资的12%上缴。我想你也不至于傻到15年中把工资的一大半全上缴支援国家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金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公式里面发现有一个重要的计算条件,就是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这个平均缴费指数是如何确定的,或者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每一年缴费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缴费指数,最终会按照平均的指数来确定和计算养老金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说一个人参加了40年的基本养老保险。比如说它前面20年是按照60%的标准来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那么到了最后20年又按照100%的缴费指数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样一来的话,是不是这40年的过程中选择平均指数刚好就是80%,因为之前20年是60%,之后的20年又是100%,所以说平均标准就是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