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文章为大家介绍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基本类型及结构,从飞行速度来划分并展开介绍。

进气道就是航空发动机吸进空气的流道,属于航空发动机“五大部件”之一。它是飞机推进系统的一个主要部件,专为发动机提供一定品质的空气流量,其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设计角度,进气道属于飞机设计的的内容。通常按飞行速度分为亚音速进气道和超音速进气道。

一、亚音速进气道

先说下结构吧,亚音速大多采用皮托式进气口形式。皮托式进气口大体为一段扩张通道,但是在进气口略有收敛,能够均匀进气,其唇口圆滑能适应不同方向来流,总结起来就是结构简单、不用调节、容易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航客机皮托式进气道

二、超声速进气道

超音速进气道又分为内压式、外压式、混合式三种,相较于压音速进气道,超音速进气道要考虑激波问题,即需要增加将超音速流减速压缩到亚音速流的部分。内压式进气道原理,气流达到进气口的时并未减速,所有减速过程都是在进气口内完成。外压式的原理正好相反,在进气口外形成激波,将气流减速到一定的程度,然后由皮托管进气口完成剩余的减速过程,外压式又分为皮托式和多波系两种类型。混合式则是两种方式都有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 外压式(多波系)进气道;(b)为内压式进气道;(c)为混合式进气道

超音速进气道与亚音速进气道的功能基本相同,即整流和减速增压。但是其工作状态比亚音速进气道复杂得多,工作要求较多。通常将高空最大飞行马赫数选作进气道的设计点,而亚音速进气道则是选择飞机的巡航状态。对于超音速进气道为实现减速增压功用主要是依靠激波来完成。

其中超音速外压式进气道的工作状态又可分为,临界、亚临界、超临界三种状态。临界状态是发动机的设计点工作状态,即此时进气道的供气量与发动机的自身需求气量相等(此时正激波在进气道唇口处);亚临界状态出现在发动机的低需求情况,进入发动机的实际空气流量减少(正激波被推出进气道口外的状态);超临界状态出现在进气道供气量小于发动机实际需求空气流量的状态(正激波被吸入通道,总压损失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 临界工作状态;(b)亚临界工作状态;(c)超临界状态

以上就是本期对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介绍,之后的文章会陆续介绍航空发动机相关知识,欢迎阅读,期待你的关注!

【作者:空天动力】

空天知识局

从这里读懂天空

声明: 本文涉及图片均来源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作者所意,文章仅供学习使用,本公众号对此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来自:公众号空天知识局,如有涉及版权、以及其他内容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