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某件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将持续上涨,反之将下跌。假设这种理论尚未失效,且适用于目前的楼市,那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近期的权威数据:

(1)2021年1月23日,经济学家圈新经济大会上贺铿教授表示“房价太高就是泡沫。。。。。。。根据房价收入比计算出来的,在12以上。”

(2)2021年1月19日,某大型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9.2,相比2019年的8.7小幅上升。

(3)2020年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在《中国金融》发布调查报告,公布包括住房拥有率、居民负债率在内的多项指标。调查显示,2019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达到96%,有41.5%的家庭拥有2套或更多住房。

关于房价和收入比,这个比值的概念房斯基研究了一下,太过模糊:以房产总价中值/家庭收入中值,通过这个比值大略判断一个家庭需要多久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房斯基随便百度了一下,以上海为例,各种结算结果都有,比如2006年比值为15.55,而又有结论表示2003-2006年该比值约为9……结合近期比较权威的数据,这个比值因为本身定义的模糊导致统计口径不同,数据结果我们定向的参考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上文的三条讯息,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一房子贵,好多年不吃不喝才买得起;第二我们的平均收入涨幅没赶上平均房价涨幅;第三城镇居民真不缺房,甚至房多得住不过来。将以上三条概括一下,好像多少有点“买不起的越来越买不起,而买得起越曾经以及现在却买越起劲”这个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上文的假设:房子涨价是因为供不应求。这明显和第三条结论冲突,对于这一点贺铿教授也说过“现在的房子够三十亿人住”。大概普适的经济学规律失效了?也不一定,如果分配不平衡、持有人“囤积居奇”呢?极端一点,钻石为什么被称为上世纪最大的骗局似乎也是如此“并不稀缺的东西被少部分人把持定价权”。对于炒房客而言,不卖不亏可是至理名言。而买了房的谁希望自己的房子会降价呢?有些楼盘不是不想降价促销,只是售楼处的姐姐妹妹们不抗揍。从你买房的那一刻起,“不能降、不想降、害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住也不卖,因为空置房产的价值就是增值。房屋空置率通过用电量统计并不难,房斯基没有找到近两年的权威数据,但通过15年、17年数据以及近两年的人口走势推断,20%应该是有的。房子的最大价值无疑是居住,而空置的房产似乎也有它自己的使命。普通房主既不希望将新房租给其他人,看不上些许租金还是其次,毕竟买得起不代表买的容易,“自己的新房我都没住哪能便宜了别人”,而且回望10年,“涨字当先、跑赢通胀、买就是赚”如同金科玉律。除此之外,空置房对于炒房客而言更不用说,赚钱工具罢了。结果,两波本该利益冲突的人一拍即合,如同笑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