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个时期能够代表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崛起与自我意识的救赎,当属1919年的“五四运动”。

这是一场由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从来都是在历史书上,或者是通过一些大型活动了解的这些知识,曾经也很苦恼,五四青年节不放假,但是该背的内容一点不落,还总是记错,苦不堪言。

在某个晚上,偶然发现了B站木鱼水心的一个视频,标题很吸引我,叫:我们的考点,是他们的一生!

这促使我有着一种别样的激动心情点开了这个视频,而后开启了日夜追剧茶饭不思的三天生活,这部描写了那个年代那些历史人物真实发生的剧,叫作《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是由张永新导演的建党100周年献礼剧,由众多影视大咖联袂合作,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最黑暗时期那些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

故事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为核心,缓缓铺开了一场浩浩汤汤的觉醒之路,这条道路前途未知、坎坷未知,有的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跌跌撞撞,但仍义无反顾的慷慨悲怆。

这是第一次在电视剧上看到如此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感觉与课本上描述的宏伟名人有所偏差,但却更接近于我们身边的平常人模样。

开篇从袁世凯与日本秘密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开始,这一行为激怒了国内外的众多爱国青年。

远在日本的李大钊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讲话“同学们,同胞们,天发杀机,战云四飞;倭族趁机,逼我夏宇;留日学子,羁身异域;回望神州,仰天悲愤...”结尾连用两次“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了”,反复强调国之现状,呼吁广大学生的爱国之心。

说实话,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听到这样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很难不热血沸腾,心生愤慨之意,也足见剧组的台词功力和演员的演讲水准之高。

说到演员,不得不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饰演李大钊的张桐是亮剑里的和尚,饰演外交官顾维钧的何政军则是亮剑里的赵政委,当初的青涩演员早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实力派主角。

而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则是三国里的刘备,这一出场刘皇叔的既视感太强了,差点就以为自己在看三国,我怀疑这就是剧组故意的,才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出场方式。

当然之后“改头换面”的于和伟就真真正正地把陈独秀那股放荡不羁的感觉演绎了出来,让人感觉这就是当年陈独秀的确实风采。

这里再插一个有趣的点,后续北大聘任蔡元培为校长,为改革学校教育风气,蔡元培“三顾茅庐”聘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一职,个中无言的情感迸发、老友相见时的迫切与叙旧、精力思想斗争权衡利弊后终于愿意出山的不易,着实让人热泪盈眶。

但也因此,我更怀疑剧组故意请了“刘皇叔”于和伟来演绎陈独秀这个角色,让我刘皇叔也来体会一把被三顾茅庐的滋味。

当然这些都是剧中的一些小小细节罢了,类似的细节和“彩蛋”还有很多,导演在剧中的布置、人物的对话以及剧情的设计上,都埋了很多这种“小”细节,而作为他的观众,能够从中一个一个地将这些彩蛋挖出,也是一件颇有成就感的事。

通过这部剧,我看到听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了更多关于那个年代发生在这些名人之间的故事:

原来课本上的南陈北李第一次的会晤竟是如此的有戏剧性,甚至有些设计的成分在里面,让人啼笑皆非;

而就是这样的伟人陈独秀与李大钊,他们也有难以割舍的复杂家庭,同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的李大钊,与长自己六岁的姐姐结婚,生有两儿两女,日子过得甚是清贫;

陈独秀见李大钊的第一面便说燕赵乃多慷慨悲歌之士,大抵指代李大钊就是这样典型的忧国忧民大人物。

他爱这个国家也爱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典当全身的家当去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工人师傅的孩子治病,也能亲临基层感受民众的苦楚,拥有这样的文化先驱,新文化运动怎能不兴!

而陈独秀与两个孩子陈延年陈乔年的关系并不友好,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形象,这与他所倡导的新文化思潮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倒是有些耐人寻味。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但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是真正的核心,由他开创的《新青年》杂志启蒙了当时多少的青年才俊,像是毛泽东、周恩来等未来的一批共产党的坚实拥护者,在那时都对《新青年》抱有极大的赞誉。

而现如今的《青年大学习》口号“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大抵也是从中引申而出的,正是用于当今广大青年的研究学习。

而那时的国家领袖毛泽东,正值青年时期,对陈独秀提出的创刊辞六条标准赞不绝口,同时补上了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可谓点睛之笔,而这些话,放到今天来讲,依然不过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部剧对于历史名人的出场设置的相当有水准,李大钊出场即是一场慷慨激昂的爱国演讲,表明了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站在刀尖上战斗的先锋者形象。

陈独秀的出场,是在李大钊的演讲背景下,一身蓬头垢面的形象,一边默默听着学生的对峙,一边吃着学生的剩饭,与他后续的渴望家国两全的形象相照应。

而青年毛泽东的出场,则是2分钟没有台词的雨中奔跑,甫一出场便伴随着渐渐激昂的背景音乐,他手里用油纸包着《新青年》的杂志,小心翼翼地快速前行。

周边充斥着疾驰而过的马蹄声、被撞翻的车马声、楼上看客的喧闹声、被卖孩子的哭喊声以及载着吃早餐的外国小孩的汽车声,他脚步没有丝毫停留,但是,民众的疾苦他都看在眼里。

这一段的画面感搭配上质量爆炸的BGM简直是堪称名场面的宏伟设计,如何能不用台词来塑造一个主角的形象?这段2分钟的场景给出了完美的答卷。

而另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周树人先生的出场亦是名场面,导演将鲁迅《药》中的场景还原,蘸着人血馒头治病的愚昧百姓,与被砍头的革命烈士,可谓讽刺感十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也一度消沉,认为这个国家的人已经无药可救,后被钱玄同点醒,以“铁屋之变”作结,后因蔡元培的极力举荐,鲁迅才加入了北大,也成为了《新青年》的同人编辑。

其中比较令我吃惊的是,北大校徽原来是鲁迅先生亲手设计的,并且沿用至今,大概是因为考不上北大才没能够去了解这段历史吧(来自学渣的自我嘲讽)。

鲁迅写作《狂人日记》那段也是非常经典的细节形象隐喻,这里也不多细说了,亲眼看过这部剧才知道什么叫震撼。

除却名人之外,剧中最令人心疼的两个角色便是延年跟乔年了,看历史剧就是有这点不好,不用别人剧透,自然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结局。

剧中的陈延年与陈乔年,自陈独秀流亡日本,边愤然离家勤工俭学,后开始迷信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与“无政府主义”,从这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理想有志向的爱国青年,也在为国家寻找一条出路,奈何走错了路。

随着剧集的推动,陈独秀父子的感情终于缓和,结尾送别那场戏,赚足了多少人的泪水,那一转身,一抹笑容,温暖,又让人泪流满面。

也是看了这部剧后搜索了相关的文章,才知道安徽合肥有一条路就叫做延乔路,而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

旁边还有一条“集贤路”,安庆有集贤关,独秀园陈独秀墓就在集贤关下,并且延乔路短,集贤路长,延乔路和集贤路没有交集,但是两条路都通向繁华大道。

知道这些后,泪水又止不住地落了下来,错过了清明,但愿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能够为你献上一束花,聊表敬意。

最后再来说一下这部剧的音乐选取,无论是与人物的搭配还是与场景的共鸣上,这部剧的音乐创作者阿鲲都表现的相当的出色。

当然我印象最深的音乐则是这首《莺歌和大王同归同去》,一开始在觉醒年代原声带里找了半天一遍遍听下来发现没有,后经网友提醒,才发现竟是作者使用了之前《华胥引》的曲子,用到了这部剧里。

整首曲子哀婉大气,全程充斥着凄凉之意,尤其适合那个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年代,虽不是为这部剧谱的曲,但是用在这里甚是恰当,一点也不违和。

洋洋洒洒写了3000来字,却仍感觉意犹未尽,剧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物形象拉满,个人性格拉满,环境氛围拉满,音乐渲染到位,整43集下来一气呵成,看完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他们能够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打破旧时代的枷锁,创造新思潮新理念,你也会因为有这样的先辈而自豪。

然而,他们觉醒了,但是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呢,是否还萎靡不振找不到方向?是否还在像行尸走肉一般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那么,我推荐你来看一看这部《觉醒年代》,总能够唤醒你心中那一抹燃烧不灭的火焰。

有人问《觉醒年代》还有续集吗?那必然是有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黑暗的年代已然过去,那个时代的先人用他们的身躯和脊梁为后代撑起了一片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与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