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可以把人打磨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在郭德纲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年风雨,两世为人,岁月能把你打磨的如瓷娃娃般精致,也能让你变成残桓断壁。

1995年,还在天津卖婚房还债的郭德纲决定再进北京城。在前两次的“春秋大梦”破灭后,郭德纲这次进京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就是因为这个决心,开启了他成名前步步血泪的十年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活下去,郭德纲憋在八、九平米的小出租屋里给人写剧本,但是,心绪杂乱的他最终也没能捣鼓出什么名堂来。为了寻找机会,他在北京四处流窜,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经常因交不起房租被房东破口大骂,平时也只能拿面粉糊糊拌上酱就着大葱来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郭德纲总算在一个小剧团讨了一个唱戏的机会。剧团承诺每个月给他1000块钱,但是,唱了两个月,剧团也没有给他工资。一天夜里,十点多才散戏,可此时已经没有回家的末班车了。身上只有两块钱的郭德纲只能向20公里外的“家”徒步而行。当走到一座桥上的时候,看着来往穿梭的车流,望着万家灯火,郭德纲终于哭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郭德纲偶然路过一家茶馆,认识了很多的票友,或许是“臭”味相投的缘故,大家渐渐的熟悉起来。后来,郭德纲和票友中的王玥波临时搭档,上台说了一段相声,没想到掌声震天,效果非常的好。于是,茶馆老板就让他们长期登台表演,从此,茶馆的墙上便多了一张纸:听相声、听评书两块一位。生意好的时候,能卖出一百多张票,有时候座位满了,有的人就坐在柜台上面听,这样的经历让郭德纲发现了相声的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郭德纲联合张文顺、李菁在中和戏院共同创办了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并且拉拢了一批有能耐但却不得志的相声演员。就在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之际,现实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观众已经习惯在电视上免费观看相声,而现在让观众买票进剧场听相声,这可有点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分居多年的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和郭德纲正式离婚。为了能把摊子支起来,郭德纲到处找活挣钱补贴演出。这一年,他被借调到于谦所在的北京曲艺团,惺惺相惜的两人搭档成了“郊县天王”。白天他们活跃在北京郊区的各大露天剧场,晚上郭德纲就回到北京相声大会进行演出,就这样咬牙坚持了几年,郭德纲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批“钢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但此时的德云社随时都可能散摊子。郭德纲的第二任妻子王慧甚至卖掉了父亲给她的车和自己的首饰,用来支持丈夫的事业。而疲于奔命的郭德纲为了多挣点钱,曾经参加了电视台的一档真人秀节目,至今让他不堪回首。那一刻,人们不仅看到了郭德纲的窘迫,更让人感受到了他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郭德纲拉着德云社艰难前进的时候,却招来了一场风暴,这就是有名的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战争”,这一度使德云社濒临倒闭。2004年,相声大师侯耀文顶住压力,坚持收郭德纲为徒,从此,郭德纲总算是有了“根”。有了师傅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拼搏,郭德纲的崛起势不可挡。虽然在后面的十年当中又经历了一些波折,但饱含风雨的他很快就稳住了阵脚,扶大厦于将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郭德纲自己的话说:“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郭德纲十年岁月一路走来,真是两世为人呀!但是他并没有被岁月变成残桓断壁,而是打磨的如瓷娃娃般精致。而从一开始就支持德云社的粉丝们也都相信,郭德纲必成大器。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