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4月17日,由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康师傅控股集团、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水彩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抽象专业委员会协办,上海梧桐美术馆、上海金球名豪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和而不同——首届当代海派艺术家十二人作品展”在W SQUARE公共艺术展馆隆重开幕。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赵抗卫博士、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张胜根先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平龙先生、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先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翁纪军先生、上海市抽象画会会长许德民先生、上海尚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施渝一女士、刁爱琳女士、写生中国王友根先生、上海市英才进修学院郑德敏教授、如源文化范胜玲女士、大有文艺杨文文女士、著名艺术家朱来扣先生、吕嵘先生、李墙先生、樊天华先生、苏州欣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封其东先生、上海瑞深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英女士等。

开幕式由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叶丹女士主持,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平龙先生、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赵抗卫博士、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先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翁纪军先生分别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平龙先生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赵抗卫博士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先生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翁纪军先生致辞

开幕式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序言

和而不同 卓尔不群

本次画展的展名叫“和而不同”,是因为这次参展的12位艺术家代表了这个城市艺术界的多种侧面,他们或水墨、或油彩、水彩、漆彩、粉彩;或架上绘画或雕塑,或具象或抽象、意象。他们各持不同的手段,各有不同的视角,他们友好相聚,但作品形式却互不相同。

我认为这个展题非常好,想到了这句话在《汉书》出处的原话:“和而不同,卓尔不群”。意思是真正的文人雅士,应该是超乎寻常,与众不同的。而这,也正是我们艺术家毕生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当今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疫情以来,人们看待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视角正在发生很大的改变。艺术家们不得不被关在家里,使他们在疫情后时代中有自己的不断思考。世界的变化动荡,将使艺术家产生新的心灵的震撼,得到生活新的启悟。那么,有一批新的作品的诞生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作为海派文化,本身就意味着在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艺术作风上的开放豁达、兼容并蓄、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传统,不墨守成规和敢于创新。多元应该是上海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传承、拥抱多元文化、融合创新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总之, 创新是艺术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毕加索称赞梵高,说艺术家从他开始“每个人必须做自己的太阳”。当代艺术的努力践行,其重要的价值是给时代以某种启示,哪怕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这次是首届“和而不同”展,希望有更多的“卓尔不群”的作品诞生,亦希望这个展能成为一个平台,让上海的优秀艺术家在这里分享他们作品的精彩,让上海的那些有潜质的艺术人在这里寻觅到创新的启发,从这里出发,去释放各自的才华,为时代留声。

我想,我们的这些活动,也将是今天讲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实践和彰显。

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

赵抗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左至右:汪东东、林依峰、胡伟达、翁纪军、陈心懋、赵抗卫、平龙、王国安、邹东方、陈磊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国安、平龙、吴晨荣、汪东东、林依峰、陈心懋、陈磊、邹东方、赵抗卫、胡伟达、翁纪军、程俊杰。

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安《桃源寻梦(圆系列)-Y006-波栏依依》 85x85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安《桃源寻梦(圆系列)-Y008-塘影漠漠》 85x85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安《桃源新夢-渌浮》142X78cm 五通屏

王国安当代彩墨作品创作理念:

中国绘画中从来没有"光"的这个概念,因为"光"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西方绘画中的光也是依赖于物理学的诞生而形成,所以西方绘画有光必有影。而我探索的路径依然用中国绘画材料去营造无影而有光的视觉效果与形式,以表达陶渊明式的桃源梦幻,去倡导东方文化的“空”的理念,其本质就是"光",因为有了光,才有了世间的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龙《山水系列一》 水墨淡彩 76x109cm 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龙《山水系列二》水墨淡彩 76x109cm 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龙《山水系列三》水墨淡彩 76x109cm 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龙《山水系列四》水墨淡彩 76x109cm 2021

平龙的创作理念:

早先,中国有个特殊阶层称谓:文人,文人多为入仕,他们集文、政、财于一体,画乃是文的趣味化延伸。说是画,其实是不够完整准确的,早先的文人们的绘画讲究诗书画印一体,要四样凑齐了才算完成,而图形意义上的“画”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此环节也只是点豆腐的卤水,它只是情感投放的一个切口,它须与诗书印合理组合才构成一个互为关照的整体,最后,当这一切齐备,构成一张完整的“画”时,其意趣之乐却是画外。

回望传统,启示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晨荣《脉No1》50x50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丙烯、金粉、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晨荣《脉No2》50x50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丙烯、金粉、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晨荣《脉No3》50x50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丙烯、金粉、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晨荣作品《脉No4》50x50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丙烯、金粉、箔

吴晨荣当代水墨作品创作理念:

立足当代艺术的观念与视觉形式,以抽象艺术的绘画语言,运用传统的水墨方式、材料与情怀,倡导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当代艺术相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半璧系列1》48x48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半璧系列2》48x48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半璧系列3》48x48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东东作品《半璧系列4》48x48cm 2019 作品材质:水墨、宣纸

汪东东的创作理念:

《半璧系列》作品意在探索热观念与冷硬边对绘画发展趋势的影响和未来媒介延生的可能分类,在这里“热”与“冷”的意义在于人的介入才能完成其信息整合,媒介本身的活跃性往往超出人的掌控而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去除空间深度的描绘以及边界虚实的习惯性处理,通过对物象的冷峻刻画以及水墨肌理理性把握,把观赏变为思考,从而激活观念,使观念成为物象存在的隐喻。硬边结构的使用所呈现的碎片化集合和再造,让画面形式的构成性已然成为我作品主题语言的一部分,可谓是激情汇流下的理性河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依峰 《山语系列之观山》 97x97cm 2020 纸本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依峰 《山语系列之暮霭》 97x97cm 2020 纸本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依峰 《山语系列之烟雨》 97x97cm 2020 纸本水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依峰 《山语系列之远山》 97x97cm 2020 纸本水墨

林依峰的创作理念:

我喜欢用不确定的山体结构,虚拟的空间关系,表现水墨在纸上山非山,雾非雾,再现梦中独卧空谷,静听山语的诗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心懋《灵石图系列1》33x33cm 2016 作品材质:宣纸水墨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心懋《灵石图系列2》33x33cm 2016 作品材质:宣纸水墨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心懋《灵石图系列3》33x33cm 2016 作品材质:宣纸水墨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心懋《灵石图系列4》33x33cm 2016 作品材质:宣纸水墨丙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磊《环球港之约》40x45cm 纸本水彩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磊《前面一辆不错的车(让行)》40x45cm 纸本水彩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磊《去外文书店(左拐)》40x45cm 纸本水彩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磊《外滩的光色》40x45cm 纸本水彩 2020

陈磊关于水彩的创作理念:

用“色彩的交响”来表达“情绪的多样性”。这是一种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水彩作品营造出一种氛围和距离,能够沐浴在城市空气之中自由呼吸。一个点就是一个结构,画面激情又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东方《女人系列1》镜面不锈钢 高11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东方《女人系列1》着色不锈钢 高11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东方《关系》镜面不锈钢 60x40x40cm 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东方《岁月》镜面不锈钢 50x30x30cm 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抗卫《冬日》 纸上油画 78x54cm 2020年2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抗卫《胜似闲庭信步》 纸上油画 90x90cm 2020年3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抗卫《西出阳关有故人——当敦煌沙漠葵花遇见......》 纸上油画 57x76cm 2019年11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抗卫《摇曳正当时》纸上油画 108x60cm 2020年10月

赵抗卫的创作理念:

艺术形式总会发展,每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都会呈现自己特有的当代性。然而,不管艺术形式怎么变,但是艺术的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体现时代的审美理想,使人得到愉悦或唤起情感共鸣。我这次的纸上油画棒作品,均是在疫情期间创作的,力图体现人类在困境中永不屈服的意志、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的希望,同时在材料和技术上也就油画棒的当代表现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伟达《朝圣者2020.6》布面油画 100x8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伟达《气场 2019.11》布面油画 60x65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伟达《气场 2020.3》布面油画 90x7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伟达《气场 2020.11》布面油画 120x10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伟达《伊甸园-冥2020.1》布面综合材料 50x80cm 2020

胡伟达的创作理念:

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与自身精神相关连的感观活动,是很难用具体词汇来确切定义的。对于我来说艺术是一种内心未知的彼岸世界,一个有别于现实存在的世界,一个无限奇妙的世界,因而它吸引着我不断进入其中去发现,去感知,当我把颜料涂抹到空白的画布上,由各种线条和色彩或紧或松地编织成的令人愉悦的画面时,我感觉这些色彩和线条就是我借以进入彼岸世界的载体,借助于这些载体我可以不断地去感知我所寻觅的世界并试图尽可能的在有限的画布空间里把这种感知呈现出来,因此,绘画作品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我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粗略记录而已,无所谓抽象具象,只有自己把所有的现实经验规则放弃,让感觉先行,任由脑手自由奔腾,充分体验彼岸世界所带来的感受,绘画创作才会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纪军《集聚系列之2020-6》大漆 苎麻 木板 100x12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纪军《集聚系列之2020-7》大漆 苎麻 木板 100x12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纪军《集聚系列之2020-8》大漆 苎麻 木板 100x120cm 20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翁纪军《集聚系列之2020-9》大漆 苎麻 木板 100x120cm 2020

翁纪军的创作理念:

我的《集聚系列》作品,受启于一种叫犀皮和金虫的大漆工艺技法。通过对犀皮和金虫技法的理解和工艺改变,为我提供了无限的表达空间。那种布满整个画面中似犀皮非犀皮,似金虫非金虫的圆点正是我需要的效果,画面通过数遍髹涂精心设计的色漆,再经不断打磨后呈现的带有色圈纹的密集圆点给你有一种小到微观细胞大到宇宙浩瀚无垠的空间图像表达。在这里,已经不是一种简单技艺再现,它更多的是以一个视觉图像所带来的一种观念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俊杰 《静物十二》布面油画 20x30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俊杰《静物十三》布面油画 20x30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俊杰《静物十四》布面油画 15x15cm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俊杰《静物十一》布面油画 15x15cm 2019

程俊杰的创作理念:

我在试着寻找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结合点,在平面与立体之间穿梭、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切换、在似与不似之间慰籍心灵的空间,最终游离在现实与梦幻中,让自我潜入理想的伊甸园一一一那是我的远方。

支持单位

上海尚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新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凹米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英才进修学院。

媒体支持

今日头条、百度、网易、搜狐、腾讯、雅昌艺术、大有文艺、文汇报、新民晚报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1年4月17日——2021年5月3日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686号W SQUARE公共艺术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