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达到了7.3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3.5% ,占全国GDP的7.2%。自2011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75%以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4月22日,由中国建设报社和杭州筑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建设通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出品的《2020年建筑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出炉。该报告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和建设通独家亿级数据库为基础,对2020年建筑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做了较全面的数据分析;同时,报告梳理并分析了2020年建筑业相关领域的重要政策,通过对政策归纳分类和梳理其脉络,深入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建筑产业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报告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但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产值利润率持续下滑、从业人数减少、签订合同总额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十四五”期间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将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基于此,报告通过深入了解全国各区域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经营情况,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及算法模型,致力于为建筑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报告指出,在市场开始由增量时代逐渐步入存量时代背景下,建筑业企业需清醒意识到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宏观环境,尊重市场竞争规律,努力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管理方式,主动拥抱行业变革,找准位置,往更精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从行业整体状况来看,建筑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国内总值增速,产业地位依旧稳固。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下降了3.7个百分点,但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7.18%,较2019年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最高点。同时,同时报告对各地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2020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位居榜首,达到35251.64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3.36%;浙江建筑业总产值仍为第二,除江苏、浙江两省外,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地区还有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福建、河南、北京、湖南。

2020年,全国各地区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为9.1万亿元,同比增长9.15%,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4.5%。分地区看,江苏和北京位居前两位,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分别为16538.26亿元和9771.73亿元。从跨省完成的产值增速上看,全国27个地区出现增长,海南、宁夏、内蒙古为前三位,分别达到167.86%、54.21%、47.12%,与此同时,浙江、云南、四川、河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从外向度(本地区企业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本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天津和上海。

报告还统计了各地区从业人员数量及劳动生产率。2020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的地区有15个,江苏、浙江依然是从业人数大省,分别为855万人、543.33万人。与2019年相比,11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增加,20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减少,其中增加人数最多的是江苏,达到53.74万人;人数减少最多的是浙江,减少了58.94万人。2020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452494元/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湖北、上海和北京;另外,全国28个地区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仅天津、四川、江苏出现下降。

针对建筑业施工企业,报告通过大数据对企业中标和资质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施工企业中标项目数为1220739个,同比增长18.6%。其中,中标项目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数有1072357个,增速为18.6%;金额超过5亿元的项目数为5878个,增速为27.62%。另外,中标量最多的地区是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和广东,广东拥有最多超千万元的大额项目,河南的中小金额项目较多。

总承包特级企业数地区分布呈现出地区差距较大的特点。2020年,全国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共715家,江苏、浙江和北京的特级企业数做多,分别为86家、81家和72家;而青海、宁夏、海南的特级企业数均为1家。在特级资质中,各专业也差距巨大,电力、矿山两个专业企业数仍为个位数,同时超八成的特级企业仅拥有一个特级资质。

对于2021年建筑业的发展展望,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将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新基建”等都会对建筑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行业本身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寻求转型升级。“变革一直存在,但从未如此迫切,‘十四五’时期将是最重要的过渡时间窗口,建筑业企业需尽早在复杂的环境中抓住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到2020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也就是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个百分点的趋势,将贯穿“十三五”“十四五”。所以,化建设目标之下,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将有效化建设目标之下,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将有效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建筑业总体仍将保持较大的产业规模,仍将担当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进入融合发展加速期。《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目标,将逐步落实。

可以预见的是,“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加速期。麦肯锡咨询公司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对新基建的投资可能超过15万亿元,预计新基建在2025年或将占基建投资的15%-20%。因此,建筑市场将不会萎缩。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经济带网(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