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传奇

编辑:李传奇

出品:量子科技小组

头图作者: Karol D

正文约3200字 3图

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最近一个新闻非常有意思,一位大连阿姨在2008年花五万多元买了一只股票,因常年在国外无暇顾及,4月23日上午阿姨来到国信证券大连金马路营业部办理销户,赫然发现账户市值达到了500多万元。

受到刺激的阿姨,一时间腿软差点站不稳,幸亏证券公司的员工及时搀扶住了。

随后,国信证券回应表示确有此客户13年时间赚了100倍,据网传消息,这位阿姨当时投资的是长春高新。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长春高新涨超10000%。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腾讯市值距离上市时已达1047倍,尽管现在有些许回落,但也仍高达840倍。

提到此事,就不得不提李嘉诚和腾讯的渊源了。对腾讯的错误估判,导致李嘉诚失去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投资机遇。

腾讯在创业初期发展非常艰难,导致马化腾一度曾想把公司卖掉,当时马化腾找到深圳电信局,开出了70万的价格,而深圳电信局只愿意出50万,这笔买卖才算没有谈成。

后来马化腾找到了IDG和香港盈科公司拿到了440万美元的融资,IDG和盈科各占20%,而盈科的老板就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

可惜的是,仅仅一年后,盈科因为负债累累,不得不出售资产还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嘉诚父子从未长远地看好腾讯,如果当年没出售这些股份,现在价值约1500亿美元,而李嘉诚仅公开的资产才300亿美元,也就是说李泽楷当年卖掉了自己父亲五辈子才能赚到的财富。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的话了。过去的BAT中的阿里和百度,自上市以来分别涨了5倍和13倍,在成长方面都无法与腾讯较量。这三个同无数90后一起成长的企业,现如今正在经历着各自不同的轨迹。

老牌BAT面临着新生代们来势汹汹的挑战,那么谁最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腾讯呢?

从变现到创造——美团的AB面

从变现到创造——美团的AB面

曾经的美团二把手王慧文在谈到美团科技观时说过,科技公司有两种,一种是科技产品,一种是科技驱动经营,而美团属于后者。

现如今美团外卖拥有着超过80万骑手的规模,每天配送的订单量高达4000万,而这背后都离不开美团全球最大规模、高复杂的多人多点实时智能配送调度系统。

我们平时订外卖享受的30分钟准时送达服务,背后都离不开该系统提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如果说我们享受的“吃喝玩乐住行”等服务是美团的A面,那其背后的AI技术就是美团的B面。

简单的吃喝玩乐看似是简单的操作,其实背后是十分复杂的技术活,以外卖服务系统为例,要在消费者、商家和骑手三者之中实现平衡是极难的。

既要让消费者不能等得太久,又要让骑手的骑行的路程最短,同时也要关注商家的出餐时间等问题,这是一项持续优化的马拉松,非一朝一夕能建立起。

该区域的骑手调度问题、当天的天气状况、路况的变动、商家的出餐时间,解决一个难题容易,但当难题与难题叠加,难度的增长是呈指数级的。

若要在这各方其中去最优调度,需要将底层技术、运力技术以及最基础的终端硬件都建设起来,没有技术支持,是难以办到的。

纵观世界上的各大巨头,例如亚马逊、微软,都经历过技术的更新和迭代,甚至发展的方向都不断变化着,从传统的吃喝玩乐走向一家庞大的AI科技公司,美团拥有着巨大的潜力。

过去几年是商业创新的时代,但未来,依旧是科技为王。如果说美团在过去的价值是商业变现,那未来则是科技变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团的科技面正在不断发挥着上升的价值,而市场的反应也很有参考价值,美团点评上市时市值约4020亿港币,现如今1.8万亿,约为上市时的4.4倍,而打着无人配送旗号的美团在未来仍有着无限潜能。

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电动车——All in 的小米

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电动车——All in 的小米

有雷军的小米,总有着很多性感的故事,现如今这性感的故事中将要加入造车的篇章。

雷军表示进军智能电动车将是其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创业。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的至理名言,十年前的风口是智能手机,十年后的风口是智能汽车。十年前押注手机的小米取得了成功,十年后茁壮成长的小米必定也将在风口起飞。

不同与该赛道的其它选手,小米不差钱,并且小米选择独资,这背后释放着两个信号——我们赔得起,我们也将势必会玩起来。

其实很多人对于小米的误解来源于对其资本模式的误解,认为其是单纯地去走薄利多销的路线,这样的看法过于片面了。

小米的资本运作模式确实是秉承着低利润的策略,通过低利润来增加需求,需求上升的同时会伴随着知名度的上升,同时也会导致供不应求。

当供不应求和知名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带来更高的估值,同时也就会吸引来更多的资本,资本的投入会升级配置,更高的配置再一次反馈到低利润策略本身——用低价去做更大的事业。

而这套资本模式需要快速的资金周转,小米现在就面对着这样的瓶颈,而解药,正是智能电动车。

拿一百亿去发展芯片,可能连一片水花都打不起,而拿一百亿去造车,那值得想象的美好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回顾小米的主业,其在国内的手机和IoT领域都做得相当出色,不断将触角伸向世界的小米,其野心也特别明显——就是要野蛮生长。

无论你认为小米营销为王也好,还是难改屌丝属性,但小米就是在偏见下杀出重围,一直在创造着奇迹。

严格来说小米不算新生代,也是今天讨论的玩家当中与唯一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按理来说是不应该被放进讨论的范围内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科技属性的强大。

笔者可能是为数不多被雷军的演讲所感动到热泪盈眶的人,这个充满激情的企业家总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只要有雷军在,小米就能不断地攀登高峰。

最有实力扳手腕的玩家——字节跳动

最有实力扳手腕的玩家——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的最新估值已达4000亿美元,仅次于腾讯的7663亿美元和阿里巴巴的6485亿美元,作为新“BAT”中的“B”,字节跳动的估值远高于百度的760亿美元。

除此之外,字节跳动手握6亿日活用户,是国内仅次于微信的第二大流量池。

至此,新“BAT”的格局已是既定事实。

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打造的第一个全球化产品,这款展示着字节强大的产品能力的产品,不断地在海外的“夺城掠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节跳动意图在腾讯的每一个一家独大的领域去挑战,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如今的字节跳动,做什么业务都不令人稀奇。字节跳动在今年已成立音乐事业部,比起大手笔地去与腾讯在游戏层面死磕,倒是流媒体音乐更有胜算。

有着TikTok在海外的成功,字节跳动在产品竞争方面的思路有了很大的转变。

想撬动国内寡头时代的音乐格局是很难的,但如果出海,那结局谁都还说不准。

2020年3月,字节跳动在印度、印尼上线音乐流媒体应用Resso。印度音乐流媒体是热闹非凡,本地实力玩家众多,并且像Apple Music、YouTube Music、Spotify这样的国际玩家也参与其中。

字节跳动推出的Resso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是突出社交属性,二是主打算法推荐,就像抖音现在在做的一样,让用户接触到自己合适的内容。

不出意料,上线半年后,Resso便获得了1520万次下载,并于去年十二月入选了Google Play Store发布的印尼市场最佳应用榜,同时在巴西市场入选年度用户票选应用。

成功的试水再搭配原有的强力悍将TikTok,字节跳动在泛文娱领域,欲与腾讯一决高下。

除此之外,在新加坡,新“BAT”的正面交锋正在发生。BAT三巨头在新加坡都动作频频,字节将其在亚洲地区(除中国)的总部设在了新加坡,计划未来三年在新加坡斥资数十亿美元,并增加数百个工作岗位

随后,有消息称腾讯也有意增加在新加坡的投入;去年5月6日,据报道,阿里巴巴斥资16.8亿新加坡元(约合12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高达50层的安盛大厦50%的股份。

与此同时,原小米国际部总裁周受资(新加坡人)将离开小米加入字节跳动担任CFO,重返家乡工作。

可以看出来,三巨头都想依托东南亚市场逐渐将触角蔓延至海外,新加坡本地的互联网企业都不太能打,三巨头未来在新加坡的较量,将会愈演愈烈。

这一次,字节跳动会和腾讯战出怎样的火花?它会是新生代的答案吗?

你的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