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欢读书,杂七杂八地看了不少。在一回和几个同事讨论看得次数最多的是哪一部作品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是《三国演义》,有人问我看了几遍,我迟疑了一下,具体看过几遍很难记清了,但大约总有几十遍吧。

最早读《三国演义》是在小学四、五年级,那时候家里能读到的课外书非常少,但不知道父亲在什么时候买了一套《三国演义》,上中下三册,而且是带绣像插图的毛宗岗的评注本,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翻开就读。

但我那时基本是读不懂的,许多字都不认识,历史典故之类的更是茫然不知,好在看过《三国演义》连环画,知道刘关张和赵云曹操等人物,也大体了解一些故事情节,所以可以硬着头皮读下去。

当然,那时的我之所以会去啃这部看不太懂的,在当时来看绝对算是大部头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其他的课外书可读。

读完之后,还是没有其他书可读,只好再刷一遍,于是到初中毕业时,这部书就被我翻了大约几十遍了,小说情节渐渐烂熟于心。这可以算得是我得到的最早的历史和文学熏陶了吧。

后来,能看到的书籍越来越多,那部《三国演义》也就被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翻过了。但要说到读的最多、最熟的书,我第一个想到的,自然还是这部《三国演义》。

去年冬天想到要把以前读过的一些经典作品重读一遍,不是过去那样走马观花式地读,而是认认真真地精读、细读。

我又在书架上看见了那部《三国演义》,恍然间才发现,它在书架上已经静静地呆了二十多年了。我抽出一册,随手翻开,书页已经完全变黄了,很脆。

我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像是把时光翻回了几十年前。夏日的树荫下,冬天的火炉边,那些儿时的时光,那些读书的日子,仿佛在黄黄的书页间再次闪现。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再读一遍《三国演义》,哪怕就当是重温儿时的记忆。

但那套书实在是太陈旧了,我怕把它弄破了,就在网上新买了一套毛评本的《三国演义》。

在重读之前,我想到一个问题,《三国演义》算得上是经典吗?当然算,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当然是古典小说、古典文学里的经典。

但我前些时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中国小说不值得读,尤其是古典小说,因为它们无论从技法上还是思想上都有许多缺陷,所以要读还是读外国小说。

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去年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 ,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坟·写在<坟>后面》)

虽然先生说这不是“愤激之辞”,但其实就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愤激之辞。包括古典小说在内的中国古代典籍,真的就不值得读或是不需要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鲁迅先生自己的旧学功底就很深,他的旧体诗作的非常好,也写过《中国小说史略》这样的作品。

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确实存在着一些糟粕,存在着一些需要批判需要摒弃的东西,但它的点点滴滴其实早已经浸入到了每一个国人的血脉之中,不是不读书就可以割裂得开的。

我们现在读古代经典,也正是要吸取其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若你读都没读过,又怎能轻易地断言它不值得读。

我这次重读“三国”,不只是《三国演义》,还要重读《三国志》。

刚参加工作时买过一本《三国志》,字体很小的一本,没有裴松之的注。那时也就是当作看小说一样匆匆读了一遍,注重的只是人物和故事,细节根本没有深究。

去年又买了一套带有裴注的《三国志》,这次就打算以《三国演义》为经,以《三国志》为纬,认认真真重温一下这段历史。

此刻,忽然想起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的几句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是啊,岁月带不走历史的记忆。

三国时代,那些人物,那些故事,等着我去再次品味。

当然,还有我的回忆,我的那些远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