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做好北伐的准备好率领10万大军出征讨伐魏国。他派使者去到东吴与孙权商量一起向魏国发起进攻。

这边诸葛亮出了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并且构筑工事,还让兵士跟当地百姓一起耕种。魏明帝则派司马懿带着魏军渡过渭水也驻扎了下来,就这样和蜀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时孙权答应了诸葛亮后便派兵分三路进攻魏军。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抵御孙权还命令司马懿坚守五丈原不准出战。诸葛亮焦急地等着东吴的捷报,但是结果很让他失望,东吴以失败而告终。于是他便想着引出魏军出来与之决战,但是任凭诸葛亮如何叫战,如何侮辱,司马懿都闭门不出。就这样双方对峙了100多天。

高手过招往往都是暗流涌动般无声无息,孔明在猜测司马懿是如何打算的,司马懿也在猜测着孔明是想干什么。终于有一天诸葛亮派了使者前往魏营,司马懿为了能够从使者口中了解到蛛丝马迹,便接待了使者,待使者羞辱完司马懿之后,司马懿并没有发怒,而是问道:“你家丞相远道而来而且日理万机,最近身体还好吗?”使者看到司马懿并没有动怒而是聊着家常,而且这些无关大局的话,实话告诉他也无妨,于是回答道:“我们丞相每天确实很忙,不管是军务上还是生活琐碎都要一一过问,无微不至,每天早早就起来了,直到深夜才睡,身体很好,只是吃得比较少。”

使者走后,司马懿跟部下说:“你们看孔明每日都如此操劳,又吃得这么少,你们说,他还能够撑多久?”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长时间过度操劳,终于在军营中病倒了。刘禅得知消息后急忙派大臣李福来到五丈原看望孔明,这几日李福只跟诸葛亮谈论一些大事,有时支支吾吾,诸葛亮也无心在询问他,后来李福就走了。过了几天,李福又折返回来,他看到诸葛亮病情愈加严重便失声痛哭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对李福说:“我知道你回来想要了解什么?陛下是想知道谁来接替我合适,蒋琬吧。”李福擦擦眼泪说:“丞相您说的不错,请问蒋琬之后又该谁继任呢?”这时的诸葛亮经过连年征战之苦,忍着说:“我看就费祎接替把。”李福又张开口在问些什么,只见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

几天后,年仅54岁的孔明病死在了大营中。这时,大营还是一切井然有序,他们按照孔明生前的嘱咐,封锁了他去世的消息。他们把尸体裹着放在车里,伪造出还活着的假象,便开始布置各路人马有序地撤退。

就在这时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命令魏军出击追上蜀军。不料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的旗帜掉转方向,战鼓响起,将士们从四处杀出,而蜀军推着诸葛亮的坐骑在远处缓缓出现,司马懿看到羽扇纶巾的孔明坐在车中后大惊,下令急忙撤退。等魏军走远了之后蜀军才不慌不忙地撤出五丈原。

等过了不久蜀军回到京都之后,刘禅举国都为诸葛亮吊丧,为诸葛亮举行国葬。这时,司马懿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他说:“先前不管孔明如何羞辱我,我都没觉得什么,这次是我一生中最耻辱的一战。”

后来这事便慢慢传到了民间之中,小孩们编了歌谣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司马懿听后也不生气,说道:“我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料得到死的呢!”不久后司马懿来到蜀军之前驻扎的地方,不由得感叹道:“诸葛孔明真实天下奇才啊!”

虽然诸葛亮没能帮助蜀汉实现一统中原的愿望,但是他的品格和超人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称颂,以此后人修建了“武侯祠”用来纪念诸葛亮。看到这了,关注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