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根据觉悟高低,可以将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单纯的成熟,一种人是成熟的单纯

所谓“单纯的成熟”,说白了就是不懂装懂,这种人外在表现出的“成熟”,很多时候只是虚张声势,是道听途说,是人云亦云,是我行我素,很好会在乎别人的感受,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还自认为自己对一切都了如指掌。

相比之下,“成熟的单纯”显得很可贵,这样的人虽然有很高的觉悟,但从不炫耀卖弄,始终能保持一颗童心,看似懂得不多,其实是大智若愚。

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中对这两种人做了这样的诠释:“有的人用平淡朴实的口气说出独特的思想,有的人用热烈夸张的口气说出平庸的思想。”很显然,前者是“成熟的单纯”,后者是“单纯的成熟”。

从婚姻的角度来说,这两种人很难合得来,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婆媳之间,如果层次和觉悟不一致,就可以归为“三观不合”的范畴,尤其是“成熟的单纯”之人,是不愿跟愚者为伍的,一来觉得不合适,二来觉得对方会拉低自己的档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朋友霏霏说她之前之所以放弃婚姻,之所以结束三年的爱情,是因为认清了自己跟男朋友阿宇三观不合,同时跟婆婆更是三观不合。

主要问题在于她跟婆婆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觉悟高低”的问题。虽然说阿宇的觉悟也不高,但在他们俩恋爱的过程中,他好歹能跟得上霏霏的脚步,所以他们才有了三年的爱情

霏霏提前就想好了,如果婆家人能跟阿宇一样安分,她不会仗着自己条件好就看不起人,觉得必要的妥协还是要的。然而,真走到婚姻面前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简单。

这种事没办法,在她跟婆婆接触之前,她婆婆就已经是不懂装懂的人了,不可能因为遇见她了就丢掉自己的习惯和观念,反而会把自己的观念用到她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她婆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得知她条件比阿宇好,爱她还来不及呢,根本不可能算计她。而她婆婆的做法则是,假借“试探”的名义算计她,带着她的亲朋好友胡吃海塞,一顿饭吃了五千让霏霏买单

这种事在她婆婆看来很合理,因为她觉得儿媳有钱就该被算计,如果自己一开始能够算计成功,之后就有好日子过了。问题是,霏霏又不傻,她只是大智若愚,表面上呈现出的单纯只是假象,实际上并没有她婆婆认为得那么单纯,所以她当然会拒绝婆婆的无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婆婆那种人当然不会因为她拒绝而善罢甘休,而是觉得折了自己的面子,是霏霏让她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于是就命令霏霏必须按她说的去做,说如果霏霏再拒绝,就不让阿宇娶她。

阿宇此时没有跟上霏霏的节奏,于是他们的婚姻就此告吹。她婆婆自认为阿宇很厉害,还可以娶到一个像霏霏一样优秀的妻子,结果却再也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最后娶了个远不如霏霏的妻子,连带着她自己也跟着吃尽苦头。

霏霏听说此事以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人到晚年,知足常乐,学不会知足,与好命无缘。年轻人仗着年轻气盛不知足还说得过去,人老了如果还没有知足常乐的觉悟,总是贪心不足,注定没好命,因为她的贪心会败光她的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我们往往觉得一个人年纪大了必然会懂得多,必然会是一个智者,必然会通情达理。事实上并非如此,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就像有句形容某些老人的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有的人坏到了骨子里,大半生都蛮不讲理,而且从来不愿意改变,这样的人到老了也变不成好人,因为他所秉承的一切都已经在心里根深蒂固

这种人如果到老之后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也还过得去。但凡需要依靠别人,却还不懂善待别人,只会对自己不利。给他一千块足够他吃喝了,他非要一万块甚至更多,不给就撒泼,这就会加速他们失去依靠,自然也就与好命无缘了。

其实不光是人到晚年应该懂得“知足常乐”,年轻人同样需要让自己具备这样的觉悟,就算你仗着年轻气盛不知足,也不能只让自己不知足,同时还要学会知足,这样才能通过“不知足”争取到一些东西以后,用“知足”的心态去享受。

这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而是选不选的问题,你选择让自己“知足常乐”,就可以做到知足常乐,而如果你选择让自己不知足,贪心不足,你就做不到知足常乐。你还有时间不知足的时候可能感受不到什么,而有朝一日你的不知足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那时候怕是想知足也没有知足的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