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刘应龙

常言道:打工打工,两手空空!可以说没有人将打工当作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多少打工者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做老板。

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永远一尘不变的。在广东珠三角,就有这么一层人,他们在一些知名企业或一般公司打工,朝九晚五或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在同一家企业都工作了十年甚至二十年。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普通打工者,也许就错了,说不定他还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要与各行各业的公司打交道,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今天与这家公司的经理或主管谈业务,明天又约另外一家公司的老板,结果发现,这家公司的经理或主管就是那家公司的老板。

当然,他们不是商业间谍,也不是那种没有职业道德三心二意混工资的人。能在一个公司工作十年八年,做上中高层管理的人,谁家老板会是个傻子。与他们打交道多了,才知道他们主业是给别人打工,做老板只是副业。他们用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甚至是超过同事的工作时间和最高的效率完成主业工作,然后用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地去发展副业

因为他们通过数十年的打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战经验,同时也明白想要改变命运,仅仅靠给别人打工是不可能的。一没有资源,二没有资金,想要做生意也是不现实的。加上既没有背景,也没有家庭支持,只能靠自己的打拼和发展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说主业是为了生存,副业是为了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在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名的深圳某科技公司工作的小黄,本身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工作了七八年,基本没什么变化,加上内部岗位竞争激烈,人事关系复杂,于是自己成立了一个软件公司,招了几名工人,专为企业研发智能化管理软件,业务还越做越大,自己照常在大公司上班,也不影响本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在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广州某公司工作的小谢,从2008年进入该公司,至今整整工作了13年,职位做到了副总经理。但该公司几经沉浮,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用小谢自己的话说,就算在这干一辈子,最多也只能维持个温饱。谁不想奔小康呢,但在公司工作时间长了有了家的感觉,与同事及上下级相处关系融洽,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跳槽。只好利用自己所长,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为物流地产企业进行项目策划及网络营销,业务来自于自己工作数十年的人脉资源,员工基本都是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兼职人员,或在网络上购买临时服务。公司效益虽不怎么样,但至少也够补贴家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在东莞某电子商务公司工作的小江,自己多次创业失败后在该公司任职营销总经理,虽然拿着不菲的薪水,但距财务自由还很远,加上公司业务一直不景气,奖励政策从不兑现,也时常拖欠工资,于是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独自成立了一家商业运营管理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地产的中介和代理招商服务,业务来自于本职工作中接触到的电商企业和物流园区负责人,收益来自于介绍或招商成功后的佣金,一般从业主方收取成交客户1-2个月的租金费用,有时一单业务下来就是近百万元的收入,最小的业务收益也是数万元。远远超过了自己工作所得,而且也不影响本职工作,基本都是顺势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例子在珠三角打工族中数不胜数,把打工当做主业,把做老板当成副业,从短期看,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个人的收入;从长期看,所从事的副业将是事业发展的另一条道路、是投资的工具,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上班打工只能是稳定地穷着,每个人终究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和领域,才能实现事业的发展,财富的翻倍。

据统计,现珠三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了2600万,当今社会,已经不存在“铁饭碗”这个概念,没有任何组织或者单位可以给你永久的保障,当下所从事的行业,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里就衰落。作为没有背景、没有资金的务工者们,把打工当成主业,做个小老板当成副业,确实不失为一条生存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