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净水器免费试用,不满意七天退货!”生活中这样的广告很常见。只要用了,大部分试用者最终都会购买。这种销售模式是商家利用了“舍不得放弃已经拥有的”心理。

“禀赋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当你拥有某物品后,你对这个物品的评价就要比拥有之前大大提高了。更深一层次,人们不愿意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禀赋效应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的,他因此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股市中,禀赋效应无时无刻不发挥着作用。

如果有一只股票,现在价格是30元。两类投资者:第一类持有股票,第二类持有现金。

问第一类持有股票的:卖出这只股票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问第二类持有现金的:买入这只股票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实验表明:持有股票时,大部分人卖出心理价位在32以上;持有现金时,大部分人买入心理价位在28以下。

对待同一只股票,两种不同的心态,正是股市中的“禀赋效应”。

买入这只股票前,投资者是相对理性的。投资者可能会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管理者水平、发展前景和历史走势等,了解企业的优点或缺点。老练的投资者会做一个交易计划,什么价位应该减仓还是加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入这只股票后,禀赋效应会干扰我们原来的理性决策和投资计划。大部分投资者把这只股票当成自己的心头好,对利好消息照单全收,对利空消息不以为然,信息获取偏向于选择性倾听。

就像你想出售二手物件的心理价位远高于买家愿意接受的价格一样,你对已持有股票的估值会比没持有时明显提升。

如果股价上涨了,你会越来越肯定这只股票,有各种理由支持坚定持有。而当股价下跌时,损失厌恶又会发挥作用,让你不断寻找利好消息继续看好。涨了不会卖,跌了不能卖,太难了!

也许你已经爱上持有的股票!

我们平时在论坛或群里,有没有见过投资者为某只股票争论不休?大概率就是持有者和未持有者之争。大家都觉得自己有道理,只喜欢听跟自己一致的观点,最后一般是互道S·B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应该怎样跳出禀赋效应的局限?

有句名言这么说:你赚不到能力以外的钱。

最根本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边界。当你对这只股票有足够认知后,你就可以驾驭内心的禀赋。其次要强化交易纪律,能否遵守已建立好的投资计划,是投资中长期获得收益的关键。

  1. 买入时犯错误了吗?
  2. 公司现在变了吗?
  3. 股价已经超出预期了吗?
  4. 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了吗?
  5. 股票在组合中占比太大了吗?

时刻问自己五个问题,你可以做得更好!

摄于2019年1月30日

地点:新西兰北岛,罗托鲁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乐投资,实现一个小目标!

世界那么大,有空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