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产品的有效、多样化供给既是满足国内大市场消费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农村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4月27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在京发布《网络促进农村消费研究》,报告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分析了网络零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作用,并对网络电商促进农村消费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报告认为,网络零售通过农产品上行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增强了农村消费能力;网络零售通过搭建物流网络和提供更多消费选择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农民消费意愿,最终形成了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的闭环。

网络零售还通过促进农村消费品质化发展和数字化发展助力农村消费升级。从需求侧来看,网络零售帮助农产品扩销路促增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电商已经能够基本覆盖全品类农产品上行。

调查显示,通过农产品上行业务销售最多的农产品品类是水果、粮食、肉禽蛋,占比分别为25.97%、22.08%、20.78%;其次是加工食品、蔬菜、水产和菌菇类等等。报告研究显示,农产品经销商户与电商合作的时间越久,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商户吸纳的就业人数也越多,员工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农村居民通过农产品上行业务每增加一万元收入,将带动消费支出增加3528元,其中线上消费支出将增加1131元,网络零售增强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切实产生了扩大消费支出的效果。

报告研究显示,在农村居民的线上消费结构中,虽然食品类消费仍然占比最大,但是生活用品类消费已经跃居第二,家电及数码产品消费支出的增加说明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有所提升。

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委员高新民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较为明显,如太阳能、热水器、净水器、扫地机器人等新型家电逐渐进入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农村年轻人居家必备品。

清华海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汤云柯表示,依托电商平台的带动作用,以电商直播基地建设、网红直播活动为引领,不仅给农村消费带来更多的商品品类和更加丰富的消费业态,也推动着农村在农业、商业、旅游、文化领域的综合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网络零售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促进农村消费,助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但报告指出,当前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还存在四大障碍。

一是,农村物流基础设仍不完善。乡镇公路建设仍存在问题;配送仍存最后一公里难题;售后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是,农村对网络零售认知水平不足。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周晋竹表示,一些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慢,而且长期以来已形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习惯,对网络存在不信任。

三是,农村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多限制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频现。

四是,基层消费维权体系不健全。当前的网络消费维权体系尚未针对广大农村地区设置符合农村适应水平的维权办法,无法有效保障农村消费者因为网络消费而带来的利益损失,致使其进一步失去对网络消费的信任,对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开展网络零售促进农村消费造成了更大的障碍。

报告建议,加大农产品上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网络零售认知水平、不断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健全基层消费维权体系,构建顺畅高效、有序合规、放心安心的农村网络消费环境和农产品供给体系,促进强大国内市场形成。

关于农村网络零售的升级,清华海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汤云柯指出,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农民参与到农产品上行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当中。汤云柯表示:“包括现在的视频直播、大数据分析,对农村网络零售应该有一个指导。也就是说,不是农民办什么就找网去销售,而是通过对一个地区产业优势的分析,可以让农民(知道)什么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通过大数据分析,倒过来实现对产业的指导。”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经济带网(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