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道红线”后房企普降档 “表外负债”风险犹存

房企2020年的财务报表显示,“三道红线”新规的威力正在房企身上显现。据克而瑞统计,从67家已经披露业绩报告重点上市房企的财务情况来看,短期有息负债五年来首次实现同比下降,有超过六成的房企净负债率实现了下降。通过调整优化,2020年末有15家房企成功降至绿档。

但市场普遍认为,房企的财报具备较大操作空间,通过表外融资以及非并表项目的方式,房企的真实债务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藏匿。(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9日)

房贷利率再上浮 广州楼市调控加码

4月28日,四大国有银行广州辖区内网点一致上调房贷利率,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均较月初上调10个基点,此次调整已是今年以来广州房贷利率第三次上调。同日,广州市住建部门透露,4月中旬至7月中旬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联合整治行动。

随着“大招”频现,部分热点区域呈现降温态势,信贷收紧等调控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随着多项调控措施落地,南沙等地的外地购房者逐步退潮。业内人士认为,广州出台的调控政策对于其它城市有借鉴意义。(中国证券报,4月30日)

头部房企争相“破净” 地产股打折甩卖

地产股估值跌至10年低点。第一财经根据4月26日收市价统计发现,A+H市值超200亿人民币的34家房企中,市净率小于1的共22家,占比高达65%。碧桂园(02007.HK)、融创中国(01918.HK)、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等销售巨头纷纷“破净”。

作为拥有43家千亿销售房企的行业,房地产在资本市场却正处于“冰河世纪”,以致于股民不禁哀叹:每次翻红都是清仓机会。据山西证券数据,截至4月23日,地产板块动态PE为8.2倍,处于近10年较低水平,估值仅高于银行板块。(第一财经,4月27日)

六部门强调 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

近日,住建部、发改委、公安部、银保监会等6个部门下发《加强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监管的意见》指出,住房租赁企业单次收取租金的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当住房租赁企业单次收取租金超过3个月的,或单次收取押金超过1个月的,应当将收取的租金、押金纳入监管账户,并通过监管账户向房屋权利人支付租金、向承租人退还押金。

同时,住房租赁企业不得变相开展金融业务,不得将住房租赁消费贷款相关内容嵌入住房租赁合同,不得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住房租赁消费贷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赁消费贷款。(新华网,4月27日)

东莞:未售出新房一年内上调价格涨幅不超过3%

4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的通知(东建房〔2021〕4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五点要求,包括坚持目标导向加强房价调控、积极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定价、从严控制在售项目价格涨幅、督促企业及时申请办理预售以及加强商品住房明码标价监管。

在积极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定价上,《通知》表示,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应根据可售楼面地价、合理建安成本、合理销售管理成本、应交税费、合理利润等因素,合理制定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如经审核发现开发企业申报价格明显不合理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暂停核发预售许可证或暂不办理现售备案。(和讯房产,观点地产网,4月29日)

强调控下投资资金寻找出口 深圳小产权房价格飙涨50%

深圳二手房指导价出台之后,买卖双方陷入僵持,二手房市场交易速冻。被称为深圳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将很多投资性需求的购房者带入僵局,一名投资者用经营贷在宝安区购买了一套10万元/平方米的商品房后,瞬即面临深圳严查经营贷、二手房指导价为8万元/平方米的新局面。

商品房投机的入口被堵住之后,近日深圳市场部分热钱流向小产权房。深圳一手房摇号中签率概率偏低,在中介业务员的推动下,投资者们瞄上深圳小产权房。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小产权房涨幅已经高达50%。不限购、不占购房名额的深圳小产权房,近八成购房者都是投资客,有的投资客甚至“扫货“。

目前市场上销售火爆的小产权房,都具有开发主体确认清晰、已完成拆补协议或者2-3年之内会完成拆迁协议、有学位等特征。业内人士和律师分析指出,深圳小产权房交易,存在无法过户、一房多卖、业主反悔、不配合签约、交易信息不透明、时间周期长等重大潜在风险。(世纪经济报道,4月29日)

北京市拟设公租房资格“有效期”

北京市住建委29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资格复核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拟设立公租房资格“有效期”,取得公租房备案资格的家庭要在轮候期间,每满24个月主动申报家庭情况,定期进行资格复核。

建立完善的公租房定期退出机制,及时取消不符合条件家庭的备案资格,才能让真正有迫切住房需求的家庭获得住房保障。征求意见稿提出,复核内容包括家庭人口、户籍、婚姻、收入、住房、财产等。(北京日报,4月3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