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这个词似乎令人望而生畏。

想要减肥,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拒绝许多令人心情愉悦的油炸食品;
想要掌握一门新技术,就要无限压缩打游戏、追综艺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课程和题目;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要耐得住寂寞,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耐心,还要接受无尽的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

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克制,似乎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对得起苦短的人生。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意识到:相较于自律带来的短暂不适感与高回报的延迟满足,不自律的行为,其实总在未来埋伏。

事实上,自律其实并不痛苦,你只需要把这两件事做好,自律水到渠成。

做好你不喜欢

但是应该做的事

在厦门市博物馆,隐藏着一位“大神级保安”杨贵宝。

只有高中文凭的他,不仅能为游客熟练地介绍中国历史,还能将81章《道德经》倒背如流。

不仅如此,历朝历代王侯将相的故事,博物馆内的每一个石雕、每一件器物,他都了如指掌。信手拈来的文史知识,令在场的听众赞叹不已,就连前来参观的历史专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你想听什么故事,我就能说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杨贵宝文化程度不高,高中毕业之后便一直在家种地。为了充实知识,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读书,每天5点多就起床,开始诵读《大学》《易经》《论语》等书籍;7点半,他准时上班,一旦有空闲时间,杨贵宝就会拿出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不仅如此,杨贵宝还养成了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到目前为止,他做过的读书笔记已有几十本。一天算下来,他在读书上至少花费5个多小时。

没事少迷茫,有空多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每个人都知道读书学习是很有意义的事,也很正确的、应该去做的事情,但却鲜有人真正坚持下来。

尤其对于程序员来说,下班时间很晚,休息的时间也不多,仅剩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想好好休息。

但是总有人愿意去做。

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小渡约一位同学下班后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但是这位同学,在采访之后没有去选择休息,而是想去看一会书,学习新的知识。

或许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也只是他的一个很普通的习惯,但在不经意间已经超过了无数人。相信等待他的,会是他最想要的那个结果。

有些差距,真的就在不知不觉间拉开了。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更不可能事事顺遂,越有价值的事,做起来就越不舒服,越是要和自己的欲望做对抗。

但正因如此,它才更值得去做。

与其消极地做对抗,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发自内心的主动去做。可以通过为自己创造一个喜欢的结果,而激励自己完成这个过程,用想法培养习惯,用习惯浇灌成长。

不做你喜欢

但是不应该做的事

在电影《肖申克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我们喜欢的事情,通常就存在于这样的高墙之中。但这在表面的舒适之下,潜藏着你几乎无法承受的风险——不仅隐藏了危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麻痹人心,让人主动放弃了自我修炼,一旦遭遇风险,连抵抗的能力都已经被消磨殆尽。

很多人想要走出舒适区,但这也简单,你只需要一直保持舒适的状态,然后就会发现,舒适区变得浑浊、无聊、死气沉沉。

所以,真正的高手是懂得在现有的舒适区里保持自律,不去做自己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情,为自己的舒适保留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除却著名作家的头衔,村上春树还是一位跑步爱好者。

因为开始专职于写作,他发现自己每天需要高强度的脑力工作,一坐便是一整天,一天下来要吸掉60多支烟。要维持体力,又要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村上春树选择跑步

1982年的秋天,33岁的村上春树开始了他的跑步之旅,如今已跑了31年。他用3小时27分跑了自己的马拉松最佳成绩,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可以说,跑步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总结自己的跑步心路历程,他写下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寻找自己跑步的意义,并作为终生爱好,在作品中屡屡提及。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迹可循。

苹果公司CEO库克凌晨4点半就开始发邮件,之后就去健身房;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每周坚持至少锻炼6次,每次大约45分钟,只有周日才休息;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2016年坚持每天跑步一英里,每个月读两本书,并坚持学中文。

自律于他们而言,是不在舒适区内过久地停留,是培养一个舒适区外的好习惯。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假期,也不会因为任何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打乱自己的计划,永远与舒适保持适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其实大多时候,你的焦虑,往往都源于不够自律。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既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可以选择舒适,却无法舒适得心安理得。

但你最终会明白:你背不下来的语句,总有人能背下来;你不想做的难题,总有人能咬牙做出来;你拖到明天做的事,总有人能今天努力做完。

那么很抱歉,你想要的人生,只能由他们实现了。

写在最后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它意味着,你将放下自己的偏见,丢弃自己的惰性,向内行走,一次次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庸,那么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不做自己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保持自律,做出改变,把原本普通的生活,过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