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上海生活了三年之后,终于对上海的城市风貌有所了解。在上海,可以看到里弄腔调,也能感受西洋元素,邂逅江南文化的同时,又会遇见东亚之风。很多看似矛盾的东西,都能在“兜马路”时遇得到。
我比较喜欢上海的一点是,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从没忘记过去的风景。在这人间最美四月天,趁着春光烂漫, 开着缤智记录了别具一格的“海派文化”。
01:大学路
在上海这座充满马路文化的城市,值得打卡的马路有很多,我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平时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类网红路,不过要问内心最爱哪条路,那必须是大学路。我喜欢这条路不是因为它是学霸聚集地!而是在这条不长的马路两边聚集着众多餐厅和咖啡厅,店铺各具特点,或小巧精致,或小资情调。
坐在街边,一杯咖啡喝出浓浓的小资氛围~
除此之外,被复旦和财大包围的大学路上还充满着智慧与创意的光环。每一次路过极具创意性的涂鸦墙就忍不住凹个造型,咔一张放朋友圈也很吸睛啊。
时尚、动感的缤智行驶在大学路上也多了几分与生俱来的清新小资风。
02: 1933老场坊
1933老场坊其前身就是上海肉类联合加工厂,这个1933年11月落成的宰牲场,当时是远东最具规模、最现代化的大型猪牛屠宰场。而现在的1933老场坊正在历史的蜕变中,焕发着全新的生机与魅力。看过电影《小时代》的人应该记得一个场景——在变幻廊桥中连接四位女主角那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就是在1933取景的。
如今,1933的廊桥也正成为了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在摄影师眼里这里充满创意与文化,映入眼帘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是惊喜。
斑驳的水泥走廊像是在给我们诉说着它的历史。
登上天台,四处的风景尽收眼底。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老场坊建造的,连风格都相似而和谐。
兜兜转转中又发现了一处拍照胜地,这里有光影结合,通过车顶的钢结构建筑拉来制造阴影,最终与车完美结合。
光影下的缤智使得车身线条更具时尚感,前脸大面积U字型中网凸显了一丝丝霸气。不过侧面上扬的腰线以及隐藏式门把手为整辆车增加了一些动感气息。
广汽本田专属的羽翼式LED大灯,颜值和亮度都整到位了。
双色抛光轮毂,高级感油然而生!
虽然说缤智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动感的,但是车尾的大弧线设计营造出了SUV的稳重和饱满。
03:思南公馆
思南路是上海11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这里记录着当年花园洋房的“原生态”, 集中了老上海近乎全部的民居样式,幢幢别具风情的老式洋房青砖红瓦、精雕细琢下,没有一丝江南柔情,反倒尽显欧洲小镇的安逸宁静。
思南书局是世纪出版集团和永业集团邀请我把思南公馆的25号楼改建而成的一家新书店。它是上海不可移动的文物建筑,曾是冯玉祥将军旧居,大诗人柳亚子也曾两度寄居于此编书。
我喜欢这里是因为每一层楼都有座椅软靠,坐着很舒服,我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上半天书。看书的时候咖啡香时而飘过来,点咖啡的人多了之后,客厅里就一直弥漫着这股浓郁而安心的香气。
04:田子坊
这是我第一次来田子坊,但是一来我就喜欢上了,走在熙熙攘攘的小弄巷里,浏览两旁的各式小店别有一番滋味。听身边的上海朋友介绍,田子坊曾经是非常破旧的老弄堂,后来在政府的建设下变成了现在别具风格的打卡点,一年四季都不缺慕名而来的游客。
逛累之后回到车里小憩的同时打开相机欣赏记录过的美好时光~
05:虹桥商务区
最后选择虹桥商务区是因为我工作就在这儿,这里承载着上海“再造一个浦东”的宏大愿景的热土,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这里也被预示着将成为下一个陆家嘴。
进入虹桥商务区,随处可见的CBD,每一幢大楼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构成了丰富的立面效果,而简洁的竖向线条则增添了建筑的现代感。
拿出后备箱里常备的摄影装备,开始记录另一段美好的瞬间~
缤智的后备箱比较大,属于能装型,日常购物级别的装货不必担心,就算搬家,我觉得也能拼一拼。
时尚的缤智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两者之间让人看到了一种共性,那便是设计之美~
缤智的空间也是整车的设计亮点之一,凭借本田MM空间理念将后排空间打造出越级般的表现,所以即便后排拉上三个兄弟出去嗨也不耽误事儿!
再见:
一天时间和缤智一起见证了上海的摩登与传统,而这两项在上海也从不对立!
正是这里的水乡古典与极具当代性的前卫,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海派文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