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因为五一假期的安排吵翻天了。

虽说假期一共有五天,大伙也研究出来了各种“花式”延长假期的办法,但这个调休的操作还是引发了不少吐槽——“拼假实际上只放了一天假,但却毁掉了两个周末”。

其实在08年之前,五一也是一个有着“黄金周”之称的假期。不过在后来的调整中,这个长假逐渐缩短、被分到了其他法定假日里,直到去年才有了恢复的苗头。

不过在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看来,假期安排也有一些调整的空间。

虽说目前关于工业、制造业在GDP中占比下降的讨论很多,但我们要意识到的是,服务业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文旅部、发改委还是各大景区,其实都认可放长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而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休假的经济成本是社会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后城市化时代,尤其是很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和机械化之后,工作的人劳动强度很大、精神又特别紧张,他们很需要这样的休息日来进行调节;

在这部分人之外,也还有一些工作并不稳定的人群存在。适当的休息日,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比如服务行业、旅游行业等等,总归是一件好事。

对于接下来的安排,他也给出了三个设想:

一是像现在一样调,但是少调一点,不要前后都调,取一即可;二是再增加一天国家法定假日;三是甚至可以把清明、端午之类的传统假期,一个两个拿出来放到五一长假里。

换句话来说,法定假日增加到12或13天,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