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五天假期,各个景点挤满了游玩的人群,热闹非凡。和这个一样忙碌一样热闹的,还有奔波于各个补习班的家长和学生。我家两个孩子,大的读高二,小的读小学三年级。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剧场效应让我们对教育充满着焦虑——剧场里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看戏了,我们如果还坐着怕是真的什么都看不到了。在这种焦虑情绪的支配下,我也给孩子安排了各种补习,比如绘画、英语、奥数等等,五天假期里有三天都已经安排了补习。面对这些安排,孩子并不全是心甘情愿的,甚至于我,也觉得是被某种力量胁迫而为。
本人不是佛教徒,不过对佛学很感兴趣,经常会读一些佛学经典书籍。于是我尝试用佛学经典里的思维去重新认识这件事情。
这一切可能来源于我的妄念,就是指一切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要依靠别人才能完成的念头。我们教育孩子所有的出发点可能都来源于自我的欲望的延伸,而不是孩子真实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认识我们孩子真实的样子,我们只是想把她们变成我们认识的样子。所以我想反思:不让父母的自我伤到孩子。当我们想到孩子们因父母的自我而受苦,就会马上想到那些爱出风头、爱作秀的家长们,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出名,为他们带来荣耀;或者会想到那些用各种榜样来激励和逼迫孩子们,去实现他们自己梦想的家长们。这样极端的例子到处都是。很少有人能完全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按佛教的说法,执著于假我的结构会产生各种依附,我们因此失去了清明的觉察和从妄想中解脱出来的机会。
我们觉得孩子是什么样的,这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越能接纳和理解自己,也就越能同样地对待孩子。这里有必要问一些问题∶对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吗?有无条件的自我价值感吗?需要靠别人来给予自尊感吗?当对自己粗暴或充满批判的时候,可以看到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吗?我也是这样对待孩子的吗?
当我们缺乏自身的完整感时,很难做个好父母。当我们把未曾得到满足的自我强加给孩子们,就无法真正地看见孩子们的模样。我们也许会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作比较,以孩子的成就来证明自己是位好家长。孩子们需要以自己的本来面貌为我们所深爱,而不是因为满足了父母的期望才被爱。
纪伯伦在1923年有一首诗,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或许我们可以从其它角度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和亲子关系:
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与你们同在,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栖于明日之屋,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造就他们,但是,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无法倒流,也无法滞留于昨日。
你们是弓,而你们的孩子就像从弦上向前射出的生命之箭。
这首诗的主题,并非与孩子们分开。不掌控意味着∶ 不要求他们必须成功、获得成就;不利用他们去赢得我们的自尊;也不期望他们完全和我们一样。允许他们做自己,以他们本来的样子去爱他们。我们的工作是,教会他们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避免任何的伤害。他们可以自由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