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一名律师起诉拼多多,拼多多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涉嫌使用各种虚假的数据迷惑消费者,隐瞒真实的砍价设计规则,使消费者对“免费拿”的成功率产生错误认识,利用和放大人性的弱点,让消费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各种任务,购买拼多多的付费服务,只为拼多多APP增加活跃数及收入。

这边律师用了很专业很刁钻的角度去起诉拼多多,没有告它欺诈,而是虚假信息误导。

后来显而易见没有成功,但是网友们表示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事后拼多多还自己发布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数据,称已经送出了709万件免费商品。

我相信有很多人成功的拿到了免费的小牙刷小音响之类的便宜货,但是那些选择免费拿中较贵的产品,我猜没人能免费拿到吧?

这个数据就好像是,保险公司自己关起门来审查自己,堵住张女士的嘴。特斯拉拿1分钟的数据称其10分钟内有违规驾驶一般。

可笑的是还有很多人明知是骗局,还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去买。

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希望新的互联网人不再做奸商的7秒钟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