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特征。中国人重家族传承,也就有了很多道教世家。例如书圣王羲之的琅邪王氏家族,便是世奉五斗米道。王羲之曾以手抄道教《黄庭经》的代价,与山阴道士换了一群大白鹅。奠定道教发展基础的,也是汉末的张、葛两大家族。“三张二葛”是道教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其中创建和壮大道教的当属“三张”。
“三张”指张道陵、张衡和张鲁祖孙三代。张道陵因创建五斗米道,被尊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汉初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家族素有奉道的传统。由于家庭的影响,张道陵七岁便可以背诵《道德经》,显示出神童的气质。
原始的道教认为,只有外丹修炼有成,通过服食外丹才能够成仙,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张道陵遍访明师,通过艰苦修行,终于在嵩山石室之中获得炼丹的秘笈:《黄帝九鼎丹经》。有了丹经,炼丹场所就显得至关重要。张道陵游历天下,最终在江西贵溪云锦山炼制金丹。丹成之时天上有龙、虎下凡护佑,云锦山因此改名龙虎山。
张道陵后来到达蜀地,在大邑县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传说那时候人鬼不分,鬼物白天出没吓人。张道陵在青城山大战八部鬼帅,镇压鬼物于青城山之下,这才确定了阴阳秩序。传说大约隐喻五斗米道是吸收了大量的巫术而创建的。
张道陵活了大约一百二十多岁,因此有关他的儿子张衡的记载不多。这也难怪,作为儿子,张衡与父亲相比实在太过于平淡;作为父亲,张衡与儿子张鲁相比也显得平常。不过道教草创之初,称张道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三张”并称,张衡的地位着实不低。
道教能够壮大的关键人物是张衡的儿子、系师张鲁。张鲁生活在三国时期,对于道教的壮大,他做了两件道门中人无可比拟的大事。
一是撰写了《老子想尔注》。《老子》即《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祖经。虽然是五千妙谛,但不经阐发的《道德经》不过是一部哲学著作。《老子想尔注》将《道德经》作了宗教性阐释。并且指明老子即是道的化身,“道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从张鲁开始,后世以宗教来解《道德经》的文字何止千万!其渊源都可追溯到《老子想尔注》。这书是五斗米道的经典,对道教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张鲁趁三国乱世,把握机会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权。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长期存在的道教政权!张鲁统治汉中三十年,并没经由官吏统治,而是采取宗教模式来治理。初入道的人称为“鬼卒”,受道已信称为“祭酒”,“祭酒”之上还有“治头大祭酒”。张鲁在汉中的统治是成功的,史料记载,“民夷便乐之”。伟大领袖也曾称张鲁的汉中政权为古代的社会主义政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张鲁统治汉中,为道教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五斗米道大力发展起来。后来曹操征讨汉中,张鲁见机投降,受到了曹操的礼遇,被封为“镇南将军”。这个名号,是仅次于“三公”的高位,可见张鲁受到曹操的重视。汉中居民大量被迁往首都洛阳,为道教在中原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三张”可谓是道教发展和壮大的奠定者,在早期道教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因此,后来改造天师道时,改革者们不得不拿“三张”说事。有意思的是,寇谦之改革北天师道,称“三张伪法”,大肆抨击“三张”。而陆修静改革南天师道,又“祖述三张”,以继承“三张”为标志性口号。
做法虽不同,其实质都是彰显“三张”在道教中的影响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