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评本《三国演义》里所附的《读三国志法》一文里说:“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作者认为,在古代历史上,三国时代的人才是最兴盛的。

其实我们读历史的都知道,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物,历朝历代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就数量来说,哪个时代更突出,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质量来说,竖向比较的话,也很难分出高低上下。后人硬要拉出关公去战秦琼,无非是闲得无聊罢了。

所以毛氏说三国时代人才最盛,我不敢苟同。但估计连罗贯中和毛氏父子都没想到的是,在现代社会里,三国人物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批历史人物。

小说《三国演义》的流行,各种影视剧的播出,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涉及到三国人物的电子游戏的出现,使得大家对三国人物的熟悉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虽然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到的人物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过去有历史知识来自于电视剧的说法,如今网络游戏的流行,历史知识又要来自于游戏了,为之一叹)。

在大众了解的三国人物中,知名度最高的也正是《读三国志法》里所说的“三奇”或是“三绝”。

其中第一位就是“智绝”诸葛亮,毛氏称他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说他:“其处而抱膝弹琴,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心。”

这段话虽未必完全准确,却也概括出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

让我们翻开《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蜀书五),来追寻史籍当中的孔明先生。

2.

《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是琅邪阳都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他的父亲叫诸葛珪,做过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汉朝末年,叔父诸葛玄被袁术推荐为豫章太守,就带着诸葛亮还有他的弟弟诸葛均一起去上任。但正好赶上朝廷改选朱皓来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和刘表有交情,就前去荆州投靠刘表。

诸葛玄过世后,诸葛亮隐居在荆州,他亲自在田地里耕种,喜欢吟唱《梁父吟》。

但裴松之注(下文简称为裴注)所引的《献帝春秋》一书里却记载,诸葛玄担任豫章太守是刘表推荐的,朱皓来代替时,向扬州刺史刘繇借兵攻打诸葛玄,诸葛玄退到了西城,后来被乱民所杀。

两种说法不知道哪一种正确,但可以确定的是,经过这番变故,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在荆州定居下来。裴注所引的《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所以后人称诸葛亮为“南阳诸葛亮”,称诸葛亮初见刘备时的一番谈论为“隆中对”。

《三国志》记载,常常把自己比喻成管仲,乐毅,当时没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州的徐庶和诸葛亮交好,认为他真的具有管仲,乐毅般的才华。

裴注所引的《魏略》记载,诸葛亮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一起读书时,“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常常抱膝长啸,对其他三人说:“你们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问诸葛亮的志向,诸葛亮却笑而不答。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未出山前就怀着远大的志向。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时的大政治家、军事家,是做大事的人。他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的自信,也可见他立志的高远。

他读书只“观其大略”,和寻章摘句的普通儒者不同。所以年轻时的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吟诗,抱膝弹琴,但并不是一心要做隐士的,只是在等待时机。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自比管、乐,曾受过两次质疑。在江东“舌战群儒”时受到了张昭的故意责难,姑且不论,便是刘备在听到“水镜先生”的介绍时,也曾疑问:“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但“水镜先生”却说诸葛亮胜过管仲、乐毅二人,足可和姜子牙、张良相比,这和《读三国志法》里说他“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的说法相似。

3.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出场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是刻画人物的妙笔,也是整部小说里最出色的篇章之一。

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时,蔡瑁想要谋害他,刘备逃脱,马跃檀溪之后,来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庄上。司马徽向刘备推荐天下奇才,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再三追问“伏龙、凤雏”是何人,司马徽却总是不说,使得刘备一直惦记在心里,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后来徐庶化名单福帮助刘备战胜了曹操手下大将,曹操抓住了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离开刘备。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才说明,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司马徽所说的“伏龙”就是他。徐庶走后,司马徽来访,又极力赞颂了诸葛亮一番。

于是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亲自去拜访诸葛亮。但便是这样地礼贤下士,见到诸葛亮也并不容易。刘备一共去了三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三顾茅庐”。

第一次遇见了崔州平,第二次先是路旁酒店中遇见了石广元和孟公威,到了草庐又见到看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以及岳丈黄承彦。妙在每遇一人,刘备都以为就是自己要找卧龙先生,却又每次又都不是。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三次到来,好不容易诸葛亮在家,却又昼寝未醒,刘备只好耐心等待。在侍立了几个时辰,在听过了“大梦谁先觉”的吟诗之后,“千呼万唤始出来”,刘备才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这样一次曲折的拜访,在《三国志》里的记载其实相当简略。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来投奔,他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刘备说你去请他来见我,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对“三顾茅庐”的描写只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之事在裴注所引的《襄阳记》里有记载,但没有小说里那么曲折。

有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记载。比如裴注引用的《魏略》里就说诸葛亮是主动去见刘备的,而且一开始刘备并不重视诸葛亮。《九州春秋》也持这种说法。

裴松之认为这种说法不可信,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自己说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话,因为只隔了二十多年,许多当事人还健在,诸葛亮不可能说谎。确实,这是铁证,“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4.

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了。

对“隆中对”里提到的战略问题,后人也多有讨论。人们大多认为是关羽丢掉了荆州,使得诸葛亮两路出兵的计划泡汤,所以最终未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我觉得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许多人忽略了,诸葛亮说两路出兵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天下有变”。

诸葛亮对当时的形势看得很清楚,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刘备即便全部占有荆、益二州,和曹魏的实力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要想统一北方,只能等待“天下有变”的机会,若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只能割据一方了。

有人拿蜀汉和楚汉相争时的刘邦相比,其实正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刘邦能够战胜项羽,除了他能很快平定关中,有稳定的后方基地外,主要原因就是项羽背后有齐、赵等地的叛乱以及彭越等人的侵扰。而曹魏的后方一直相对稳定,蜀汉从来没有可乘之机。

有人会问,诸葛亮若真是这样的想法,那为何还要“六出祁山”呢?其实很简单,尽人事,凭天命而已。

刘表死后,曹操大军南下,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刘备兵败。《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提出向东吴求救,并主动去见孙权。其智激孙权以及分析曹操兵势的语句和《三国演义》大体相似,但随后的记述就极为简略,只是写孙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江东的故事极为精彩,“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早已脍炙人口。

5.

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取荆州,后得益州,实力达到了顶峰。在小说里,这些过程中,诸葛亮运筹帷幄,屡出奇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三国志》里却是这样记述的,“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按照这些描述,诸葛亮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后勤大总管,和后人熟悉的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形象似乎并不相符。打个比方,诸葛亮或许更像是镇守后方保证供给的萧何,而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二者同等重要。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张飞死后,兼领司隶校尉。

伐吴失败后,刘备在永安宫病重,就从成都召来诸葛亮,嘱托后事,就是著名的“白帝托孤”。

刘备去世后,蜀汉的军政大事,都由诸葛亮来决断。诸葛亮派使者出使吴国,重结盟好。然后亲自带兵,平定了南方的叛乱。

南方平乱,就是《演义》里“七擒孟获”的故事,但在《三国志》里只有一句简略的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演义》里的故事细节大多来自裴注所引的《汉晋春秋》里的描述。

平定内部后,诸葛亮出师北伐,临行前上了著名的《出师表》。

诸葛亮带兵出祁山,但前军马谡在街亭大败,只能带兵退回,斩掉马谡后自请贬职。这就是《演义》里的“失街亭”一段,但《三国志》的记述和《演义》情节颇为不同,容后再论。

后主刘禅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随后诸葛亮两次出兵,斩魏将王双,攻占武都、阴平二郡,恢复了丞相职位。之后诸葛亮再出祁山,射死魏将张郃。最后一次出兵,诸葛亮驻扎五丈原,分兵屯田,和司马懿对峙,病逝在军中。

按《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总共五次北伐,只有两次是出兵祁山,而在《演义》里,扩展成了“六出祁山”的故事。

6.

诸葛亮在渭南和司马懿相持了一百多天后,病逝于五丈原的军营中,终年只有五十四岁。在蜀汉军队撤退后,司马懿来看诸葛亮留下的营垒,感叹说:“天下奇才也!”

关于这一段内容,《演义》里的许多故事大多来自裴注。

《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作战失利,就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魏国将士们受不了屈辱,就向司马懿请战。司马懿无法安定军心,就假装向朝廷上表请战。魏国“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对诸葛亮说这下魏兵不会出战了,诸葛亮说,他本来就不想出战,请战只是做给将士们看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能战胜我,又何必不远千里去请战?

小说里还有一个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的情节,这是裴注里没有提到的,倒是《晋书》里有“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这样的记载。

《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的使者到了魏军大营,司马懿不提两国的战事,只是询问诸葛亮的日常生活起居。使者据实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过数升。”司马懿说,诸葛亮活不长了。意思是说他做的事情多,吃的东西少,身体哪能受得了。

对于诸葛亮的死,《魏书》里却说:“亮粮尽势穷,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裴松之认为这种记载不可信,因为诸葛亮在渭南时,魏军一直不敢出战,任由蜀军在此屯田,哪里会“粮尽势穷”“烧营遁走”。至于说他“入谷而卒”,大概是由于蜀军进入山谷后才为诸葛亮发丧的缘故。敌国的记载,自然会有歪曲,我们可以理解。

《晋阳秋》里还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演义》里演化为“诸葛禳星”一段。

《汉晋春秋》还记载,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兵,司马懿追赶,姜维让杨仪“反旗鸣鼓”,做出要和司马懿决战的样式,司马懿急忙后退。于是蜀军从容撤退,进入山谷后为诸葛亮发丧。当地百姓的谚语里就多了一句“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感叹说:“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当然,小推车上的诸葛亮塑像,应该是小说家的创作了。

7.

裴注所引的《蜀记》里记述,西晋初年,扶风王司马骏和众人谈论诸葛亮。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多次北伐,劳民伤财,是“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只有金城人郭冲称赞诸葛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并列举了五件世人不知道的事情来证明。这也就是所谓的“郭冲五事”。

第一件事是说刘备占领益州后,刑法峻急,法正劝谏说汉高祖入关后,约法三章,老百姓都很感激,希望诸葛亮能宽缓刑法。诸葛亮回答说时世不同,所以手段不同。这一情节《演义》里也有,后面再论。

第二件事说曹操曾派遣刺客去刺杀刘备,刺客和刘备谈论伐魏的形势,甚合刘备的心意。刺客还没有得到行刺的机会,诸葛亮进来了。刺客神色慌张,借口上厕所出去了。刘备说这是一个奇人,诸葛亮却断定是刺客。派人去追,刺客已经越墙逃跑了。这件事裴松之怀疑未必真实,《演义》里面也没有这个情节。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熟悉的“空城计”,容后再论。

第四件事是说诸葛亮出祁山,蜀人才知道他有吞并魏国的志向。第五件事是说诸葛亮在祁山前线,敌兵来攻,但蜀军士兵该轮换了,人们都劝他留下这些士兵,诸葛亮却说不能失信,让士兵回家,结果士兵感激,都主动留下,奋勇杀敌,最后大胜敌军。裴松之认为这些都不可信。

8.

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大权在握,但他生活极为俭朴,也不治产业,这是许多人无法相比的。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遗命,自己死后葬在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表里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聪明有巧思,《三国志》记载:“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诸葛亮的文章也很出色,除脍炙人口的《出师表》《诫子书》之外,还有《诸葛亮集》。

裴注《襄阳记》记载了诸葛亮娶妻的故事,沔南有一个名士叫黄承彦,他听说诸葛亮“择妇”,就对诸葛亮说,我家有个丑女儿,“黄头黑色”,但是才华正好和你匹配。诸葛亮答应了亲事,黄承彦就用车送来了女儿。当时的人们把这当做了笑谈,甚至乡里流传出了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9.

诸葛亮有名士风度,就像《读三国志法》里说的“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

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一文中说:“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可见诸葛亮的容貌风度是很出色的。

《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二《服用部·扇》引用晋代裴启的《语林》以及南朝梁代殷芸的《小说》卷六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河边对垒时,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子,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司马懿看到后感叹说:“诸葛亮真可以说是名士啊。”

到了北宋,随着说书人的演绎,这种羽扇渐渐被称为了“诸葛羽扇”,方巾也被叫做了“诸葛巾”,“羽扇纶巾”成了诸葛亮的标准形象(“羽扇纶巾”似乎成了当时儒将展示风度的标配,苏东坡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就是周瑜)。

10.

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他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他未出山时就有“伏龙凤雏”之说,刘备刚得到诸葛亮就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白帝托孤时再次强调:“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孙权在蜀吴两国的正式盟书中写道,“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他的侄子,曾掌握吴国大权的诸葛恪也曾经称赞他说,“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诸葛亮很受百姓的爱戴,裴注所引的《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刚死时,到处都有人请求为他立庙,但出于礼制,朝廷没有答应,于是百姓在四时节日时纷纷在道路上私祭。按照秦汉礼制,只有天子可以立庙,但后来后主刘禅还是破例给诸葛亮在沔阳立了庙。

《三国志》记载,钟会伐蜀时,到了汉川,亲自去诸葛亮庙祭奠,并命令手下士兵不得在诸葛亮墓地周围放牧砍柴。

蜀汉灭亡后,蜀地百姓在成都为诸葛亮修建了武侯祠,成为了千古名胜之地。

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也很佩服诸葛亮,蜀汉灭亡后,曾经跟随过诸葛亮北伐的樊建来到洛阳,被司马炎任命为给事中。谈到诸葛亮时,他说:“(诸葛亮)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司马炎感叹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11.

后世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相当高。

陈寿对诸葛亮治国理政的能力以及个人品格是这样评价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在蜀汉抚慰百姓,规定礼仪,确立官职,制订制度,开诚布公,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诸葛亮治国和一些人推崇的“宽刑缓政”不同,他的法令是颇为严峻的,“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恶无纤而不贬”,但是人们并不怨恨,而且愿意遵行,因为诸葛亮处事公平且制度明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他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曾说过“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将苑·威令》)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裴注所引的《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制作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以训厉臣子”。

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可以和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晋代的傅玄说:“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

唐代的孙樵说:“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宋代的洪迈说:“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陈亮说:“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康熙说:“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乾隆说:“端推诸葛是完人!”就连毛主席也说:“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

12.

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方面是这样评价的:“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后人据此认为陈寿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其实,陈寿在这里把军事分为了两部分,“治戎”和“奇谋”(或者说“应变”)。这两者对照而言,诸葛亮更长于“治戎”,也就是练兵治军方面,这正是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他死后,司马懿看了他留下的营垒,也是赞叹不已,也是对他治军能力的肯定。

相对来说,在临敌应变方面,诸葛亮的能力逊于治军,但并不代表他完全不能“奇谋”,不能应变。对于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陈寿也是用猜测的口气说大概“应变将略”这方面不是他的所长。所以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并不是完全否定的,而后人据此来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没有道理的。

唐代名将李靖十分推崇诸葛亮,他在《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和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认为李靖的“六花阵”就借鉴了诸葛亮的“八阵图”。李靖还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此外,唐朝时也曾把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和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当然,陈寿说诸葛亮“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却也是实情,相比较而言,诸葛亮治国理政的实绩是优于行军打仗的。

13.

诸葛亮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着力刻画的人物。在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里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从第38回“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66回,如果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就将近70回了。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所以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

可以说,诸葛亮是《演义》里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之一,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古代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胆、识、才、智具备。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在小说里,诸葛亮是集忠臣与智者于一身的“完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未出山时就三分天下,随后火烧曹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可谓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但是,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作者想把诸葛亮写得完美无缺,反而留下了一些败笔。比如写诸葛亮凡事先知,装神弄鬼等等,因为用力过猛,渲染过度,反而给人一种弄巧成拙的感觉。

14.

诸葛亮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历史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杜甫就非常赞赏诸葛亮,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句。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咏怀古迹》)。

还有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文天祥的“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有感》)等等,不胜枚举。

15.

诸葛亮的一生和数字结缘匪浅,后世写他的几副对联都镶嵌了连续的数字,颇为有趣,现录几则于下: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