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国汽车制造业起步阶段的成功,离不开苏联老大哥的支援。其实,早在建国前,双方就新中国汽车工业体系的建立就已经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期间,毛主席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到鱼贯而出的汽车时显得异常兴奋,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对随行人员说道:“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便是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开端。
鉴于苏联当时薄弱的工业基础,想要在汽车制造业有跨越式的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大量购买外国汽车走仿制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众泰模式。二是向西方购买成型的汽车工厂走自主生产模式,有点像国内的青岛颐中、川汽野马模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只有苏联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新生的苏联以资产阶级为革命对象。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对苏联实施了全面的经济封锁,甚至不惜直接进行军事干涉,想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绞杀掉。他想要支持苏联的经济建设,卖整个汽车制造厂给苏联,困难异常巨大。
1931年11月6日,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后,苏联的汽车工业正式进入了新纪元。而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汽车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嘎斯”牌汽车。
1933年,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国际形势随之剑拔弩张,苏联的国防建设急需大量的汽车。按当时的要求,苏联一个步兵师就需要配备558辆汽车,苏联几百个师如果仅仅依靠刚刚建立的高尔基汽车厂来供应显然是不够的。
除了高尔基汽车厂,苏联比较著名的汽车厂就是斯大林汽车厂了,它的前身“阿莫(AMO)汽车厂”是沙俄时代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引进货车产品和技术,从美国、瑞士等国购买生产设备建成的一家汽车装配厂(做散件组装,不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1929年,阿莫工厂的改造项目就被列为了苏联政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从物资与资金上给予了全面的保障。但与高尔基汽车厂不同,阿莫工厂并没有选择购买国外的整个汽车制造厂。
就在苏联汽车制造业即将开始高速发展之时,无边的战火笼罩了整个世界。日本在亚洲、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非洲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苏联也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1943年,斯大林汽车厂以该车型为原型,进行技术改造后生产出了自己的“吉斯150”车型,这也是后期苏联援建中国的车型。
回望苏联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之路,其实离不开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的几款车型都是从美国车企引进的,如今的俄罗斯汽车制造业之所以这么多年停滞不前,除了自身政局动荡以及区位缺陷外,很大程度上是引进后没能全面吸收造成的。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
闲侃车圈故事,品阅百味人生。我是铁锤侃侃,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铁锤走夜路,下一篇想看哪个就在下面留言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