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亲爱的读者!

我们今天继续阅读《创意变现》。

创意来自哪里?创意的来源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的时候是仿生描摹,有时候是联想,有时候是不经意的猜测,有时候是别人的一句话,我们都会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创意。然而,最让我们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创意是否真的有用?归根结底,我们的创意是否有意义?

请不要说我们是为了好玩才去创造,如果不能产生任何意义,那么跟随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创意变现》会让我们做一件事——市场调查。

通过阅读,可以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商业书籍,而不是创新书籍,作者在教导我们如何去进行创作,为了就是迎合广大的市场,符合人的需求,解决人的问题,最后那一点点吸引人眼球的惊叹。

创意的第一步就是市场调查,我们不想我们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市场调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到商场上面,观察那些摆在货架上面被一扫而空的商品,或者咨询销售人员哪一种产品卖的最火爆;在购物平台上面,查询哪些销量最高,当然可能是价格最便宜的,记录产品的评论等等;在社区讨论区,看看哪些产品讨论的人最多,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人希望得到的需求又是什么。综合起来,创意的来源就是群众,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创意就是好的创意。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能够想象足够吸引人眼球的创意,只要这个产品拿出来,立刻就能惊动所有人,比如乔布斯的iPhone。足够吸引人的创意而且能解决很多人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好的产品。为何足够吸引人,在哪里能找到这个元素?上一段已经和大家说过了,最火爆的产品,把它们都拿来分析,又或者通过联想好好地结合一些奇特的元素,比如说晚上讲故事的不一定是妈妈,也可以是一只恐龙。

能解决问题,吸引人眼球,也有广大群众的市场,最后一点就是可以生产。

如果iPhone五十年前被设计出来,那会是一个笑话,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那样的生产技术。同样道理,我们可能有好的创意,我们能够想象出日后的生活,可是如果不能生产出来,那就是一个没有用的创意。

书中很明白表明一点,大公司可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未来,当前没有利润,日后就没有未来,能设计出提供大公司低成本生产的有价值创意产品,才符合现实需求。不想浪费时间创作没有生产力的产品,那就好好地了解当前设计的东西背后的生产方式,咨询一下那些生产线上的工程师,他们都很乐意讲解他们的工作。

那么如何将创意实现金钱转换?那就是授权,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实现创意变现,通过租用、出售等方式进行专利变现。

然而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创意变成专利,需要的过程非常曲折,而且所用的金钱可不少。书中就会详细说出其中的问题,那么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今天,之前说到的市场调研以及生产探讨就非常重要,有谁来评判这样些呢?

大企业,大公司。

他们的决定权非常大,因为他们是生产方。而作为弱小的创作者需要用非常多的手段和这些企业公司进行博弈。

专利权申请需要钱,而且不能确定专利是否进入大企业大公司的法眼之前就申请专利,很大程度上,这个做法就相当于把钱扔进海里面。而作为创意者又会担心没有申请专利把创意交给对方,担心他会剽窃。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案,第一找律师熟悉当地的专利保护法,第二利用临时专利,第三提供给大公司大企业不需要太精细的样板,只需要样板照片、视频等等。

创意变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工作,由市场调研到创意设计到符合生产者的需求再到专利申请最后正式生产,每一步都不简单,而且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情况。

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书,所以他的做法适合美国创意工作者,到了中国,就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转变做法第一调研中国人的需求,玩具的创意、电子产品创意、服装创意、首饰品创意等等,都符合当地情况,找到问题或者别人的需求点,第二当地法律很重要,有没有临时专利保护,申请专利费用,是否有可信的人做法律顾问或者专利申请,第三当地生产者,企业家,大公司,他们是否值得信赖,生产方式是什么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去了解,如果真的想要创意变现,前提功夫一定不能少,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意变现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系统工程,系统工作,别想着一步登天。

今天《创意变现》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想要知道更多内容,请和我一起阅读《创意变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