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要求5年内考过6科,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合理选择,合理搭配报考科目。那么小白学注会应该从哪一科入手?如何搭配科目?快和叶子一起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一、注会各科目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来讲:总体难度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从学习角度上来讲:《会计》和《税法》重在理解和记忆知识;《审计》语言难懂,表达专业,重在理解;《财务成本管理》需要掌握和运用公式;《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记忆是主旋律。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专业阶段各个科目:

1、会计是基础,入门难度大(难度☆☆☆☆☆)

会计的重要性首屈一指,毋庸置疑。对于非财务专业的小白考生来说,这一科是偏难的科目,但会计又是整个注会考试的基础,所以是第一门必修课。注会中的会计不会对基础进行讲解,如果你没有任何会计相关的基础,最好先看会计原理,再来备考注会的会计。注意会计的考试特点是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因此考生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学习。

2、审计是关键,专业性质强(难度☆☆☆☆☆)

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将来执业的关键。其特点是语言难懂,表达专业,对没有审计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相当晦涩。审计工作是在会计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计基础一定要有。审计的考点明确,很多考点是独立的,可以逐一攻破。

3、财管是难点,公式计算多(难度☆☆☆☆☆)

财管涉及公式繁多,计算复杂,很容易答不完题。因此,学习财管首要一点就是熟悉公式、记忆公式、运用公式。由于很多公式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除了大量计算和演练之外,也需要理解和思考。切记牢记公式,考试的计算量会非常的大,公式理解并记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地避免各种小的错误,并提高做题速度。

4、税法较琐碎,记忆应用均侧重。(难度☆☆☆☆)

税法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注会的局部大仗。不像经济法偏重记忆,财管偏重运算,税法的知识点包含了多个税种和税收要素,知识点琐碎,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大量的公式,但也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好在,税法的重点比较明确,难度适中,考生们只要有时间正常备考,通过考试的难度并不大。

5.经济法较独立,案例结合是关键。(难度☆☆☆☆)

经济法是超然独立的科目,是注会考试的遭遇战。法条数量庞大且不容易记忆,十分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此外,经济法还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所以“死记硬背”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大家可以通过结合案例背法条,既生动又准确理解知识点。在做题这方面,要放弃对其他科目很有效果的题海战术,采用抓考点、热点(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的做题方法。

6.战略较灵活,框架搭建是重点。(难度☆☆☆)

教材整体篇幅不大,而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多,因此内容深度并不是很深。这一科体系很明朗,就是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两大块,知识点呈树状结构分布,掌握知识主干,再添枝叶,学习特点是需要较强的灵活性,知识体系全面性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一、注会科目搭配学习原则

考生在首次报考前,需要仔细、慎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0 1

计划几年通过考试,每年报考几个科目?

选择备考科目因人而异,直接考虑的因素包含个人基础、备考时间、学习能力、毅力韧性、身体家庭状况等,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忽视一点是,如果报考的科目太多,花在每个科目上的精力就会很有限,战线拉的过长最终可能会一无所获。所以考生需谨慎规划2021注会备考。对于备考时间较少的考生。可以以一年考过2-3科为目标;对于全职考生,可以选择一年考过3-4科。如果你是学霸,那可以选择一年备考6科。

哪些科目具有关联性,可同时报考?

各科目之间其实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会计与审计、税法关联度较高,财管与战略联系紧密,所以考生在选择科目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延续性,将关联度较高的科目放在一起备考,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当然,考虑关联性的同时也要注意难易结合,将难度高的和难度低的进行搭配学习,均衡考试难度。

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零基础的小白考生,建议大家先选会计科目,会计是注会考试的入门科目,拿下会计考试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各位小白考生对注会是不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赶紧开始规划自己的CPA备考之路吧~

戳“阅读原文”进2021年注会备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