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毕生研究地质、天体化学、探月工程、并为此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农业科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被评为两院院士,那是实至名归。贵州茅台的酿酒工程师也被评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你们会作何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中国工程院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成为了新晋院士。谢剑平的入选,在当时引起了媒体广泛的质疑,甚至包括钟老在内的近百名院士还联名请求了重审,但最终反对依然无效。以至于网友们还戏称谢建平为“烟草院士”。

烟草院士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也还缺一个能令人满意的交代,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科硏领域又新增了一位颇具争议的院士“白酒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个推荐单位公布的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名单中,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赫然在列,消息一出,便在网上引发了众多质疑的声音。茅台酿酒工程师王莉该不该入选院士?我认为为时过早。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1、两院的神秘面纱,2、院士评选流程标准,3、落选院士的悲哀,4、制度的未来)跟大家聊一聊。如果各位有其他观点,欢迎留言,记得点赞加关注支持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说到的“两院”,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统称。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的学术机构,是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的发展中心。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的学术机构,有网友说中国科学院是“实”,中国工程院是“虚”,这样的说法是有些不妥。我的理解的是,一个是科学界,一个是工程界。一个搞发明创造,一个是将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同一级别同一地位,都是顶级大神。比如钟南山、李兰娟、袁隆平,都是中国工程院了不起的院士,谁又能说他们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是虚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院士首先得是一个科学或行业的科学家,最大的贡献必须有出色或拔尖的研究成果,能引领某一科学,一阶段的研究方向。近几年,一些企业的当家人开始入围院士,这个现象让很多网友都感到了疑惑,也包括我本人。带着这个疑惑,我们来了解一下院士评选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两院在2015年,开始了启动院士的增选工作,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的人数都不固定,并且是有限的。院士候选人由原有院士和有关科研单位推荐提名,不受理本人申请,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初选,产生初步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最后就是由投票院士进行不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的有效票数,超过半数以上的候选人即可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两院的增选总人数是161人,其中,中科院名额为73人,工程院为88人。在工程院的88人中,由贵州科协推选的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就是其中一人。工程院的分类有很多,信息学部、化工学部、材料学部、土木工程学部等等。而且他们之间是有资深之分的,比如,袁隆平老先生就是农业学部的资深院士。

所以,王莉作为食品专业的研究者倒也还说得过去,但要论科学贡献,能排在她前面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比如,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半导体的材料学家李爱珍,为国家做了很多卓越的贡献,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后却成为美国院士。

中国杰出药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多次申请国内院士被拒,至今也未能成为中国院士,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的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混得风生水起的数学家许晨阳回国报效国家,36岁当选“庞加莱讲座教席”成为第一位来自美洲以外中国国籍的数学家,37岁斩获“科学突破奖新视野数学奖”在落选院士后,选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2020年11月10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许晨阳,荣获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让无数人为之感叹和遗憾。

2017年,号称清华建校以来,“最年轻女博导”的美女科学家颜宁院士落选,30岁带领团队攻克困扰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难题,不久之后,颜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颜宁顺利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上几位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只是落选院士的冰型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认为王莉入选院士还为时过早,根据王莉的履历,1972年出生,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食品专业,这说明她的成就是在食品上,并不在其他的科研领域,所以就有蒸馒头的网友出来调侃“我馒头蒸的不错,也想参评院士”。

茅台的王莉评选院士引发网民抵触,其本质的核心在于贡献,相比其他从贵州走出来的院士,比如“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老先生,再比如工程院院士马克俭老前辈,两者一个心系民生,一个心系天体化学/地球化学的科研探索,其贡献摆在世人面前,任何一个终极大道的产物,最终都是回本溯源后惠及人类。

那么,茅台惠及的是谁?茅台的标签代表的是哪个群体?相信各位心里都清楚一二,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得到惠及,老百姓平时更是难得酌上一小口,而且茅台企业的使命相对单一,就是国酒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说王莉不配入选院士,那也是不对的,因为王莉为茅台做出的贡献确不可磨灭,而茅台为国家贡献的GDP更是了不起的,但它并不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社会性企业,除了经济增长外,还要肩负社会公益服务,比如植树造林、残疾人就业等等。这就是为什么2019年时,阿里巴巴的王坚工程师当选程院院主的原因。这是评选体系的—次突破,因为王坚可以说是民营企业的第一人。同时也意味着民营企业除了贡献GDP税收和就业,同时还能贡献科研力量。

两院院士应该是一个国家科研界,金字塔顶尖的存在,候选人的名额本来就很有限,茅台的酿酒总工程师占据了一个名额,就代表着其他领域有更杰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就失去了一个机会,那么在贵州,难道就没有其他科研贡献比王莉更突出的科研工作者了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此次贵州科协的候选人推选,反映出了一个科研圈的乱象,让很多真正有杰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们反而得不到该有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会造成两种可怕的后果,一是我国科研很难进入金字塔顶尖。包括芯片、航空发动机、最后只能依赖于进口,当别国研发新一代技术,就会把退下来的技术转让给我们,而且还得高价进口。二是,像颜宁那样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失望的会越来越多,中国的优秀人才原本就不缺,专心搞科研的更是大有人在,但是面对利益集团的不公,有能力也难于施展出来的情形下,他们只有选择一个能受到重视的环境,到别人的土地上去追寻梦想。

也许有人会反问,难道不当院士就不能为国做贡献了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爱国不只是口头禅,科学家也是人影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家庭和向往,国内的科研人员最向往的地方,应该就是中科院了。

李爱珍曾是中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在第一次申请中科院院士的时候,她已经是国内材料科技方面顶尖的专家,但是这一次的申请却让李爱珍碰壁,这次没被选上,李爱珍并没有气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她是懂的,可能是这个领域优秀的人很多,所以自己没有被选上,在这之后,李爱珍更加的努力,之后的时间又申请了三次,同样都没有选上,都被驳回,这四次的没有选上让李爱珍非常的郁闷,因为最后一次驳回的理由是“年纪过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茅台的酿酒总工程师王莉却进入了评选,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感到郁闷,何况是这些潜心搞研究的科学家呢,所以,“用爱来发电”这样的事情,你真的信吗?

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的荣誉称号,是科研人员的梦想,被推荐者都是对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

相关单位推荐,硏究酿酒技术的研究人员评选院士。现阶段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会引起人们对社会科研方向和院土荐选的标准产生质疑。如果茅台王莉成功入围的话,最起码会代表,她比以往这些落选的科学,在科研上有更杰出的贡献,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在《搞关系、拉选票、院士评选内幕大起底》的报道中就曝光了院士评选中可能存在搞关系、拉选票等不合理的现象,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相关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的事实证明,两院的院士确实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载人航天、载人深渣、探月工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重大成就,都凝结着两院院士的汗水和智慧。

院士,还是国家重大科技決策的咨询建议人,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咨询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形成了许多政策建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人民日报最后还发出了呼吁,别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寒了心!当然,这也是我此刻的想法,你们呢? 我是强良,本文到此结束,感谢点赞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