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官场现形记》,发现个细节,有点意思。

先看原文——

“听见老一辈子的讲,要中一个举,是很不容易呢:进去考的时候,祖宗三代都跟了进去,站在龙门老等,帮着你抗考篮,不然,那一百多斤的东西,怎么拿得动呢?”

这事,发生在小说开篇第一回“ 望成名学究训顽儿 讲制艺乡绅勖后进”,小伙子赵温中了举人,一家人到祠堂拜祭先人,领头的族长说了这番话。

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考篮,怎么里面有“一百多斤东西”?都是些什么?

恰好,答案在《儒林外史》中有。

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汤府两公子参加科考,考前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看原文——

大爷、二爷才住下,便催着尤胡子去买两顶新方巾;考篮、铜铫、号顶、门帘、火炉、烛台、烛剪、卷袋,每样两件;赶着到鹫峰寺写卷头、交卷;又料理场食:月饼、蜜橙糕、莲米、圆眼肉、人参、炒米、酱瓜、生姜、板鸭。 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戴在头上,抱着篮子到贡院前伺侯。……进了头门,那两个小厮到底不得进去。大爷、二爷,自己抱着篮子,背着行李,看见两边芦柴堆火光一直亮到天上。大爷、二爷……进龙门归号。初十日出来,累倒了,每人吃了一只鸭子,眠了一天。三场已毕。到十六日,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

这里,明白写着,清代科考,考生需要带考篮、铜铫、号顶、门帘、火炉、烛台、烛剪、卷袋等物,还要准备吃的东西。

铜铫,温煮器,相当于铜锅,热饭用。

考试带锅,虽然现在人觉得奇怪,但并不难理解,因为那时的考试,一考就是好几天。

上文引用的《儒林外史》原文,两公子参加的首场考试是两三天(初八入场,初十出场),而前后考三场,总共要七八天。

这样的长时间考试,自然要解决吃饭问题。考场无盒饭可领,便自己备饭,因此铜铫成为必需品。有锅就要有火,于是,火炉名列其中。

至于烛台、烛剪更是需要,因为一考几天,晚上也在里面。

如果说锅灶、灯烛都好理解,那“号顶”“门帘”是啥?

号顶,没查到,是架在考试号房顶上防晒或防雨的?门帘,是挂在号房门上隔出相对隐蔽空间的?

总之,看看上面物品,又是锅,又是炉,又是帘子又是顶子,再加上吃的,还有晚上睡觉用的铺盖,可不得上百斤?!

于是,汤府两公子入场便“抱着篮子,背着行李”。

而这样的苦差事,他们本不愿干,想让两个小厮戴了头巾冒充考生替他们扛东西,无奈此计失败。

这样说来,那时的科考对考生来说很不友好,哪像现在的高考,一到日子就全社会动员,一切都为考试让路、为考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