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电台
文/诵:雪峰
最是春光好!在品读完秋实先生“春之声”系列散文作品之后,你会不由的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种美好不仅仅来自春天的景致,来自春天的内蕴,更来自秋实先生对春天的深刻的理解、细腻的诠释和融入文中的深远的思想情感。
秋实先生的“春之声”系列散文共刊播了十一篇文章,除《院子里的春天》此前已在众多知名媒体刊播外,其他散文都是首次通过新媒体与读者见面。从这些散文中,能深切的体会到先生对春的喜爱,对春的眷恋,对春的赞美。
春得好是蓬勃多姿的
经历了冬的单调与纯情,春天开始变得有了色彩。
《院子里的春天》可以说是秋实先生散文的典型代表,是景物描写的丰碑之作。文中开头一句“今天早上出门到小区院子里转了一圈,散了散步,发现花大多数开了。我这才恍然:哦!已是‘人间最美四月天’。”自然清晰的介绍了所要描写的景物以及位置和时间。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中都有哪些花来展示的这个烂漫多姿的春天呢?李梅花,开得最烂漫,满树是粉的花,没有一片叶子。丁香花,一种是紫色的,一种是白色的,从绿叶堆中攒出头来向我微笑。玉兰花,有的已经谢了,有的则满树盛开。海棠花,正长出骨犊来,红红的胭脂色,点点缀在绿叶中,疏影横斜,时有鸟雀蹬枝,在花丛中起舞鸣啼,端端的胜过一幅大家的花鸟作品。紫荆花,有人称之为一串红,但是,其实并不是红色,而是紫红色。连翘花,很富贵,满身尽是黄金色。腊梅花,已经凋谢,把春天的温暖留给了花园里的娇羞者。石榴花,也是不与众娇羞争春光的,也是一位谦谦君子。紫薇花也还在炫耀着美的枝条,还不想让叶子遮住她枝条的美,一直在春风中如竖琴般瑟瑟……”一口气介绍了九种花,各有特色,各有风貌,一幅多姿多彩的春色画卷就在你眼前铺展开来,惟妙惟肖!
同样是在《院子里的春天》中, “你看,春天到来了,绿色来了,红色来了,粉色也来了,白色来了,紫色也来了,蓝色没有落后,黄色也在队伍中……。他们拉着手,挺着胸,昂着头,生机蓬勃地走来。”春天的颜色不是静止的,是有生命和生气的,作者分别用了“绿、红、粉”等七个色和“来、拉、挺,昂”几个动词,把春天写活了,像穿着五彩缤纷的孩子们生机勃勃的争相而来。
在《春天的气息》一文中,“你看,偶尔飞来的一只喜鹊,它飞翔的英姿和鸣叫的声音都带有春天的欢快。再向远处望去,辽阔的海天如此的澄明。天空中黑色点点的雁群,海面上白色斑斑的鸥鸟,都活跃起来了。我干脆推门出去,走向野外去拥抱春天了。”喜鹊、雁群、鸥鸟这些空中的精灵也加入到春天多姿的行列里,为春贡献着它们的色彩和生机。“黑色点点、白色斑斑”两个对比最明显的颜色,来展示着春天的绚丽。
在《春天》一文中,“春天则在万物期待已久的神情中,看到了它们心灵的呼唤,毅然冲破了冬天冷酷的封锁,走遍了神州大地,抚过山、水、草、木,给大地万物送去了希望。山欢水笑,万物复苏。生机悄然爬上了树梢,绽放在枝叶间;融入了江湖,冰消而水绿。于是便有了‘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的诗句。春天战胜了冬天。”春天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冲破封锁,战胜冬天,送去希望。这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心境方可绘出的力量。
在秋实先生笔下,春天的灵动、蓬勃和多姿不用你去刻意从文体会,只要看见了文字,它就会跳着舞,热情满满的奔你而来,丝毫不容拒绝。
春得好是诗情画意的
诗离不开春天,春天也离不开诗,诗和春天是一对恋人,少了谁都会失去多情和浪漫。在“春之声”系列散文中,秋实先生既用细腻的文字对景物进行形象刻画,又将诗融入景中,提升了文章的意境之美。
秋实先生的家乡是山东潍坊,被称为“鸢都”。是风筝的发祥地,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仅在《纸鸢》一文中就出现了十首诗,其中九首是引用前人的名篇佳作,一首是由秋实先生自己创作:
儿时趣事记深浅,
纸鸢与我一线牵。
老父燃灯拨锤线,
春日逍遥梦上天。
仰首鹞尾摆宇环,
脚下碧波踩春田。
魔鬼妖怪共翩跹,
童子无忧似神仙。
作者将儿时父亲挑灯制作风筝和自己放飞风筝时的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各式各样造像似妖魔鬼怪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摇摆,自己牵着线绳沿着麦田奔跑,快乐逍遥,无忧无虑。
在《海棠依旧》一文中,将海棠花从花骨朵、微开、半开、大开、花落时进行了全程描写。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幅优美的景物画,栩栩如生,仪态万方。在含苞时,“在那枝桠之间绿叶方生,刚刚长出小小的毛耳朵似的小叶的时候,就在这美的绿叶中间几支细细的花梗上挑着一个青色裹着的花骨朵,但花蕊的内心喜悦早已经裹她不住了,裂痕中已透出了淡淡的胭脂色来。”作者用细致的观察描述了海棠花骨朵含苞待放是那种娇羞之美,春光之美瞬间跃入眼帘。
在微开、半开、大开以及花落描写过程中,分别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微开时的美丽和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形容海棠花半开时美的使人产生微醉之意;“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是对开放海棠的赞美;“自古红颜多薄命” 当花期已过,花瓣随风飘落,令人不禁伤感;文章的最后用“却道海棠依旧”来结尾抒怀。全文中以海棠花成长状态为线索,以诗点缀烘托,海棠之美有了古韵灵魂,像一个古典美人的一生,有着青春时的楚楚可人,有着时光流逝后的黯然伤神。
在《梅花》、《院子里的春天》、《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天》等多篇作品中也都有诗句的出现,这些诗句恰到好处点缀文章,如树上欢跃的鸟儿,如叶上跳动的露珠,如湖中映衬的倒影,让文章有了更高雅的气质,更美好的意境。
春得好是情谊绵绵的
春天勃发的生机会让我们不免心生无限情愫。有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有对亲人逝去的思念,对故乡土地的眷恋……,这些最基本的人类情感在秋实先生笔下变得那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在《过年》一文中, “小的时候很盼望过年,总是不停的问大人什么时候过年,什么时候穿新衣服,什么时候燃放爆竹,什么时候吃饺子,什么时候到姥姥家还有姑姑家。” 作者一开头便用了五个“什么时候”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一童真之问,贴切的展示了小时候对过年的急切期盼。
过年又叫春节,或者叫新春佳节,小孩子对春节的情有独钟的原因就在于:“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是最高兴的了,一大早就爬起来,穿上新衣裳像条尾巴似的跟着大人去拜年,每到一家都能有一点回报,或糖果,或几块钱,一圈转下来,几个衣兜里都鼓鼓的。回到家后珍藏起来,慢慢享用。”笔者与秋实先生家乡都属于胶东地区,过年的习俗几乎一模一样。读到这段文字时,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忽然感觉心头暖暖的,眼睛湿润,这不正是我儿时过年的情景么?一个游子的怀旧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通过文字与作者的心灵情感产生了共鸣。
在《樱桃红了》一文中,作者通过樱桃以物言情,回忆了小时候去姥娘、姥爷家吃樱桃的情景。“住着一对孤独老人,那是我奶奶的妹妹和妹夫,我称他们为姨姥娘和姨姥爷……一进门便可以看到那棵樱桃树,樱桃红满了枝,在微风中招展,以示欢迎。姥娘、姥爷一边寒暄,一边扑上樱桃树。……这才开始摘,一捧捧装满我的几个口袋,我一边玩一边吃,并把樱桃核留下来,用作玩具和小朋友们当作小溜球一起玩耍。每年的这捧樱桃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美好的记忆。就像那棵樱桃树一样,绿叶是充满生机的童年生活,红果就是充满喜悦的生活彩色。”美好的回忆留在了昨天,留在了童真童趣的年龄。
“我长大后去看过他们几次,我也戏说我是那个吃樱桃的“儿子”,吃樱桃是个“儿子”,不吃樱桃就不是“儿子”了。不能履行“儿子”的责任,那就只能是一个吃樱桃的“儿子”。到后来我在外地参加工作了,我连一个吃樱桃的“儿子”也没有做到。每年春天,院中樱桃红满了窗,却无人与之共尝赏。” 读到此处,在作者的“自嘲”中感受更多的是无奈与心酸,到外地工作后,连回去吃一顿姥娘、姥爷的樱桃都成了“奢侈”,随着老人的离世,这种遗憾已无法弥补。
在《风筝》中作者这样写道,“我们就在麦田上尽情的牵着风筝奔跑。初春的麦苗有着冬眠之后的惺松,柔软如毯,万倾一碧,奔波其间,犹如沧海漂舟,碧波摇帆。当我们跑累了,或把风筝放高,在空中稳固下来时,就仰卧在这偌大的地毯上,看风筝游荡,白云飘飞。” “我的家乡是辽阔无垠的平原,是风筝的故乡,天地幽幽,在这里风筝可以自由翱翔”这种在故土之上,徜徉天地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让人留恋。
春得好是饱含思想的
秋实先生不仅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他的笔下不光有景,而是触景生情,情中融理,景情理交融共生。
在《院子里的春天》中,“我总认为春天太浮躁,花儿和草儿都纷纷而来,仿佛没有什么主题,所以很少去写文章赞美春天。其实不是春天的责任,是自己对春天认识的浮浅,并没有认识到春天的伟大、春天的包容、春天温暖的深意。因而去歌颂秋,这也是有情可原的。秋嘛,是果实累累、可以收获的季节。但可悲的是我还经常去颂扬冬天,喜欢那肃杀的白霜、白露、白雪,仅看到那表象的洁白。”作者用春、秋、冬三个季节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品格。以自己对各个季节的喜好折射出当今社会某些人的价值取向,喜欢收获满满的感觉,喜欢果断决伐的霸气,并犀利的指出了只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有春风化雨的情怀和温和,才是真正的伟大。
在《春寒里的花园》中,“我有时想做一泓明净的湖水,包容一切,真实的反映一切美丽的事物,也真实的反映一切丑恶的东西。但我又怕被四面八方刮来的风儿吹皱。在吹皱的水面上,你看到的一切的影像,一定都是扭曲的。”真实,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状态,很多时候却需要巨大的勇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错综复杂的人世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面对一些事物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和压力,你会被击打的体无完肤,在无奈的叹息中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纯净。
“在这花园里,最值得歌颂的就是这些美丽的天使。花片薄薄如蝉翼,敢向春寒绽新姿。而聪明的人们却没有这种勇气。人身层层裹棉衣,出门却把头巾系。”越聪明的人越怕被“春寒”伤着自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胆怯害怕到再系上头巾,如此的包裹谁还会看到你真实的样子呢?表达了作者对不敢面对“春寒”人的嘲讽,以及那些勇于在春寒中真实的绽放自己花朵的羡慕和向往。但不管如何,真实——永远是人生追求的境界之一。
品读文章,其实就是在与作者进行对话,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当然,每个人的阅历和人生态度千差万别,对文章的理解可能也各不相同。笔者只是谈了自己在品读完秋实先生“春之声”系列作品后的一点粗浅的感受。要想全面了解秋实先生“春之声 ”系列文章,还是请大家阅读原文,自己感受得好!!
秋实先生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清澈眼光观察生活,以温暖笔触记录美好,创作了大量有情怀、有品质、有感染力的作品。尤其擅长于景物描写创作,他的文字如春天的清泉般悦耳,如冬天的阳光般暖心。
作者、解说:雪峰,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好声音联盟成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演讲学会会员、烟台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在职新闻主播、主持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邮箱:lxf0535@126.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