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青春成长题材电影《你的婚礼》拿下了五一期间的票房冠军,同时还有一台热门选秀综艺节目《青春有你3》因为停播下架而刷屏,看到这些所谓的青春,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大家同样接受九年义务教,为什么你们拍出来的青春,就像KTV的公主一样唱唱歌跳跳舞假装谈谈恋爱就叫青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在中国望子成龙式的家庭环境,学习与高考,才是绝大多数人青春的主旋律,但也正是在这样重复单调的主旋律下,那因为年少轻狂与荷尔蒙躁动,而产生的一点点转调才显得如此特别与浪漫,甚至足以铭记终生。

但是到了一些编剧与导演的手里,占据了人们青春绝大多数时间的学习与考试,最多只是老师的一句话,黑板上的一行字,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群年轻雄性,对一位雌性展开野蛮式的狂热追求,同时他们的行为也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包括但不限于意义不明的吼叫,莫名其妙的肢体接触,以及足以构成校园暴力的恶作剧。

如果说这些东西叠加在一起就是编导眼中的青春的话,那么在他们心中史上最好的青春题材影片应该是动物世界。至少在真刀真枪的厮杀后,那些胜利者大多看起来还有些许阳刚之气,可为什么到了国产青春题材的影视节目里,青春最应该有的热血和义气,都变得如此阴柔且弱不禁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我们应该承认,在如今的舞台摄影效果以及臃肿的服化道加持下,纤长的演员确实会在荧幕前表现出更好的形象,但自古以来的艺术创作者们,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去发掘无限的美,无论是丹青水墨还是诗词歌赋,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在用他们的文采与想象,为我们留住人世间的种种美好。

可为什么到了画面如此绚,影音如此丰富的今天,导演对于少年少女青春之美的把握,却变得如此的苍白无力了呢?仔细想想这也许是我们这些观众的错,毕竟用艺术的标准去要求这样一部电影,确确实实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但是就算是这种亵渎能收获将近7亿票房,我觉得一些观众确实要反思一下,这张电影票钱花的到底值不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已经放弃用艺术标准,去评价这些青春题材电影的时候,编剧却开始尝试将道德底线也放弃掉,我始终想不通影视世界中,那些品学兼优容貌较好的好女孩们究竟做了什么孽,一定要被成绩差爱打架的坏小子爷各种骚扰,编剧和导演就像是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一样,在女主承受了一连串诸如偷拍尾行性骚扰以及校园暴力的情节后,却速要从这一堆人渣行径中,费力的捏造出男主的人性闪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好女孩对坏小子产生好感,如此突兀且违反常识的情绪变化,放在任何一位合格的女演员身上,都是对其演技的一大考验,不过幸运的是中国的女明星,早就练就了一副在任何时候都能确保精致的面瘫脸,哪怕是时光荏苒山崩地裂,都难以穿过厚厚的粉底与浓重的眼影,为女明星们的脸带来一丝一毫的情绪变化,中国的影视能为美容美发行业带来如此飞跃式的发展确实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然美丽外表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也是一些人进入影院的原因之一,但是将一部粉丝向的福利视频,杂揉进青春恋爱题材的电影里显然是有点过于早熟,那种青春所特有的青涩在一幕幕肉体的特写中荡然无存。

对感情与肉体如此自直的表达,不仅让爱情变得不那么纯粹,同样让粉丝大饱眼福的福利也变得不太纯粹。如何将懵懂与好奇表现的既通俗却又不低俗,确实是对青春片导演的一大考验。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某些国产青春片导演,提出这种要求显然是有苛求他们了,可是在一部青春题材的爱情电影中,如此明显地搞一些成人式的黄段子与擦边球确实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国产青春片在创新性上,又始终离不开少男少女的情情爱爱,这显然是对中国单身男女数量,以及成千上万母胎单身者的选择性无视,难道如此丰富多彩的青春,就只有那一点暧昧的粉色值得我们去留恋怀念?

其实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我们怀念青春的目的并不是青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遗憾,而是青春给我们带来多少成长,我们会偶尔怀念过去那个因为兴趣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少年,同时也能默默接受如今这个为了生活不得不奔波忙碌的青年。

青春就是这么奇妙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可以是游戏,可以是篮球,也可以是音乐理想,但它不应该仅仅是爱情,情窦初开固然是美丽的,但这份美丽是因为它只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内心中,可到了国广青春影片中,当众告白是标准开局,牵手拥抱更是家常便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们将一朵朵盛开的爱情之花,拍摄的像一个珍贵的艺术品,却忽视了从一颗芽孢生长成一朵鲜花,经历了多少苦涩与艰辛,荧幕情侣的爱情来得太过容易,于是为了增加冲突,顺便凑够时长,编剧们只能把根本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狗血,统统塞进影片中。

误会只是小打小闹,出轨堕胎才是真正目的,为了收获感性观众的同情心,故意为主角安排悲惨的身世,难道这就是一部青春题材的道影所传递的价值观么,让一个个以高中生恋爱为起点的故事,充斥着出轨性爱以及家庭暴力,这真的好么?

影视作品确实不应该过于压抑对人性之恶的表现,但也不应该放弃对人性之善的追求,无论是青春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还是青春为名的各类综艺选秀,作为某些节目制作人眼中的杰出青年,难道不应该做一些正向积极的表率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学渣靠着几分钟的热血bgm就能考上心仪的大学,选手靠着倒掉一箱箱的牛奶就可以成为偶像出道,这样的结果对于屏幕前为了生活努力奋斗的观众来说才是最大的羞辱。

而现如今这样的形象却充斥在荧幕里网络上,对那些还在建立初步认知的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怕要比日本电影还要大得多。更可笑的是还会再出现一堆所谓的中年人,对着那些被商人洗脑带坏的年轻人,高高在上的指责道,你们是垮掉的一代,却完全想不起来这垮掉的时代究竟是谁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年轻人是幸运的,你们可以轻易的接受到无数思想迸发出的闪光,但你们同样是不幸的,因为那1%的闪光点往往被淹没进了99%的垃圾,那群人不断混淆视听蒙蔽大众,让你迷茫踌躇甚至自我否定把自己看的一文不值,所以在这个辉煌又操蛋的时代,处于青春年华的你,可能很少能看到真正值得欣赏的青春,但是也请不要慌忙与气馁,如果没有炬火,那么你便是这黑暗中唯一的光,如果没有值得欣赏的青春,那么文章前还在为生活与理想努力的你,就是最美好的青春。我是强良感谢关注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