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 iOS 和 Android 系统如何处理「个人数据」,也就是数据隐私之前,我们先看看一个数据和一个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iOS 14 开始,保护「隐私」成为一个大功能提升。 图片来自:YouTube

苹果在四月底推送的 iOS 14.5,它带有更严格的应用广告跟踪透明度功能(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简称 ATT),可让用户可以关闭广告追踪,从而做到一定程度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

美国一家分析公司 Flurry 跟踪了 iOS 14.5 推送之后,允许跟踪和「要求不跟踪」的 iPhone 用户数量,根据 250 万的每日移动活跃用户抽样分析,在美国大约只有 4% 的用户允许应用获取 IDFA(广告标识符)并允许跟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Flurry 统计的美国拒绝广告跟踪比例。 图片来自:Flurry

当把这个范围扩展到全球,在 530 万用户的样本中,这个比例上升到了 12%,但依旧有 88% 的用户禁用了 App 跟踪,依然是压倒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获取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之外,我们也愈发关注隐私数据滥用的问题。此前,这些隐私数据「默认状态」下是与一些大公司共享,它们会通过这些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获利,我们只能「拱手相让」。

iOS 14.5 ATT 的出现,是给了一个隐私数据开关,也是在隐私问题上,给了用户一个主动权。接近 90% 的用户选择不追踪也算是对大公司们长期隐私数据压榨的一个反击。

Google:我 Android 跟了

在 Flurry 公布这个数据的同时,Google 也在开发者 Blog 中表示将会跟随 iOS 14.5 的 ATT 功能,为 Android 系统推出「隐私标签」的功能,不过这个功能正式上线最快也要到 2022 年第二季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Google 公布的 Android 隐私增强时间轴。 图片来自:Android Developers Blog

与苹果 iOS 14.5 类似,Google 打算在 Play Store 上推出「隐私安全区」,以帮助用户了解应用收集了哪些个人数据,是否加密,是否会侵犯隐私,并要求开发者解释收集这些数据是用于哪项功能等等,进一步增加透明度。至于不遵循 Google「隐私」政策的那些应用,Google 会要求开发者解决,「屡教不改」也有直接下架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oogle 的这项针对隐私应用新政将会在今年第三季度上线测试,正式上线的时间预计在 2022 年第二季度,Google 留给了开发者大概一年的时间去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隐私权,Google 早在 Android 10 上就已着手。一是限制了非系统应用访问用户不可更改的 ID,包括 IMEI 和序列号等。而 WiFi Mac 地址默认随机生成,不再是固定不变,防止隐私被追踪。

无论是 iOS 还是将来的 Android,都在牵头去改善「隐私数据」滥用的问题,对用户利好,而对于那些以精确数字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可能就是「致命一击」了。

MIUI、Flyme、ColorOS 们早已开始关注「隐私」了

其实不光是苹果和 Google,近年来国产厂商们也开始重视「保护隐私」,而「隐私」也渐渐成为国产定制系统们必不可少的特性。

作为定制系统之光,小米在去年 4 月份上的 MIUI 12 就着重强调了几项在保护「隐私」上做出努力。既有面向 App 权限管理和滥用的「照明弹」和「拦截网」,也有面向整个系统层面的「隐私面具」。

「隐私面具」其实是一个虚拟 ID,准确的说法是 OAID(匿名设备标识符)。在互联网中,以 OAID 来代替此前的 IMEI 码,以防止广告商把我们的隐私数据跟设备进行绑定,从而能够准确的为我们打标签,更精准的推送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小而美」的 Flyme 9,在发布会上也着重强调了保护「隐私」的新措施。同样是分为面向 App 和整个系统层面的两大部分。

「守护权杖」、「全视鹰眼」、「隐形妙靴」这三大方面面向的是单独的 App,对它们进行更严密的权限授予和监控。「私密斗篷」就有些系统层面的意思了,可以授予应用空白信息读取权限,且对于剪切板、存储、图库、文件等等都有了相应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