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历史非常久远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所以取名河姆渡文化。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研究,它的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左右。

河姆渡文化时期在骨器制作方面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骨笄等等上雕刻着花纹或者双头连体鸟纹等等的图案,就好像那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河姆渡文化时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要来源,在遗址的第4层大范围内都普遍发现有稻谷的遗存,这个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起源和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河姆渡文化在农具使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是大量使用骨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培架板高于地面的杆栏式建筑;杆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现如今有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少数类似的建筑,目前发现最早的就是河姆渡。它和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明显的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所以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和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一样。

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典型,它的文化遗址最早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被发现;它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在那里还发现有墓葬、房址、窖坑等等,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俗,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等等来象征财富。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等一些器皿,它们文案精细,图案精美。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等等,骨针磨制得十分精细,侧面证明了当时极高的制作技术。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这也是为后来研究父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化依据。

母系氏族公社在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加快,男性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一些主要生产部门中慢慢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自然而然地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也就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男性依靠经济和身体上的优势占据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等,母权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了,原来对偶婚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的劳动局限在家庭之中,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性在家庭经济中隐退到了从属地位。最先,这种小家庭依附在父系大家庭中。但是生产进一步发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由此氏族社会也走到了瓦解的边缘。

都看到这了,喜不喜欢都应该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