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羊铲史发表了承德文史专家高思文撰写的文章:痛快:日本人在承德修建的靖国神社和忠灵塔拆除记 (点击可以阅读)。有朋友问我,高思文老师的文章记录了靖国神社和忠灵塔拆除始末。可当年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在承德修建这俩玩意儿呢?
查资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好在查到了一些过去没有见过的内容,讲给大家,通过了解历史,知道现在的 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好地热爱生活。
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直接把热河划为伪满洲国范围,遭到中国军民的一致反对,热河军民不断的阻击进犯日军。
其中,各路义勇军表现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给了侵略者严重打击。
日本外相荒木内田(内田康哉)是个疯子,1932年8月25日,他发表演讲,决心承认伪满洲国。“即使把国家变成焦土”,也在所不惜,被称为“焦土外交”。
1933年1月26日,荒木内田在日本议会上公言进攻热河,当天,日军飞机轰炸属于热河范围的开鲁。
1月28日,关东军司令武藤大将下达四六六号作战命令,布置全面进攻热河,命令第六师团准备向赤峰进军,第八师团准备向承德方向前进,要求“周密准备,严禁轻举妄动,一旦令下,要坚决完成任务”。
2月21日,日伪军十万余众,分三路向热河进犯,其中还包括以张海鹏和川岛芳子为总司令的定国军程国瑞部。
此外还有关东军飞行队的第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大队和铁道第一联队、八百辆汽车组成的汽车队配合作战。
这是一支拥有陆军、骑兵、空军、汽车、装甲车等多兵种的机械化部队。
2.
此时,热河方面也在积极准备抗战。
张学良为保住热河,决定成立两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辖东北军王以哲、丁喜春、缪澂鎏、孙德荃等旅和黑龙江省军第二十九旅、第三十旅、约三万五千人,总司令由张学良自兼;
第二集团军辖孙殿英第四十一军、汤玉麟第三十六师两个旅、张延枢第十二旅及进入热河的各抗日义勇军,约七万人,总指挥张作相,副总指挥汤玉麟。
宋子文、张学良来承德视察部队,张学良等二十七将领通电决心奋斗,热河民众集会欢迎,支持抗战。
此时,蒋介石正在江西围剿红军。
多种因素汇集到一起,3月4日,日军终究占领了热河,但他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承德军民的抗击下,一批鬼子变成了死鬼子。
被打死在承德的鬼子怎么办?不能喂狗呀!
这是日本侵略者在承德修建忠灵塔和靖国神社的由来,所以,有人说汤玉麟一枪不发,日本128个骑兵兵不血刃占领承德,是不准确的。
汤玉麟跑了,但承德人民还在,部分东北军还在、义勇军还在,日军每前进一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日本人画的日俄战争图片
3.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早在甲午战前,日本政府就预料会出现大量战死者,陆军省于1894年7月17日发布《战时陆军埋葬规则》,规定战争期间,战死者临时葬于战地。甲午战争中,日军死亡总数达1.3万余人。在辽东半岛及山东战地,日军先将尸体火化,遗骨埋于战场,树立简易墓标。
日俄战争历时19个月,日军死亡达8万余人。1904年5月30日,陆军省颁布《打扫战场及战死者埋葬规则》,关于遗骨的处理规定:
战死者分别火化,将遗骨送葬于陆海军埋葬地,但依实情,可将遗骨临时葬于战地,仅将遗发送还;遗骨临时葬于战地时,可竖木牌,或立石碑,记载某某之墓、何时战死、何日立碑等,其做法与甲午战争一致,并延至日军进攻东北时期。(曹大臣《日本人在中国的墓地(1871-1945)》)
1906年,天津驻屯军为纪念镇压义和团的战亡官兵,在大和公园立“北清事变忠魂碑”,这是日军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座纪念碑。
1932年伪满建立后,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渐趋稳固,关东军鉴于“英勇之先烈,或战死敌人炮火之下,或逢不虑之灾厄,致尸体暴露旷野”,决定建造忠灵塔,用来收纳遗骨。忠灵塔与此前的纳骨祠相比,既有纳骨功能,又是集体参拜之地,集收骨、祭祀于一体。
日本人在伪满境内修建的忠灵塔(部分)
1934年11月21日,东北第一座忠灵塔在新京竣工。
该塔由雪野元吉设计,塔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为纳骨堂,供奉亡者骨灰及代表战神的日本刀,塔前为占地3万余平方米的广场。1935年4月,关东军成立财团法人“忠灵显彰会”,负责各地忠灵塔的建造、监守、祭祀和战迹保全。另设旅顺、大连、辽阳、奉天、安东、新京、哈尔滨、齐齐哈尔、承德等9个地方委员会和事务所,具体负责筹建忠灵塔,合祭附近的战死者。
4.
日本人横山笃夫写的文章《日本軍が中国に建設した十三基の忠灵塔 》 ,详细记录了日本侵略军在伪满洲国境内修建的十三座忠灵塔,其中包括在承德修建都是这座。
修建时间为:1938年5月。
存储死鬼子的人数为:2566人。
死亡地点为:热河省、河北省、察哈尔滨省(应该为察哈尔)
被葬者的范围:满洲事变关系者
祭日:5月30日、9月18日。
曾任承德烈士纪念馆馆长的祝建平的文章《松鹤山头寄情思》,也讲述了日军修建的这座忠灵塔,但修建的时间与横山笃夫写的不一样。
日军最早修建的靖国神社位置:小老虎沟
祝建平说:
在抗日军民的英勇抗击下,侵略者也有了越来越大的伤亡。保存骨灰、供奉亡
灵,1935年建于武烈河东小半壁山巅的“靖国神社”再也不敷使用了,于是由侵略军军方提议,经当局照准,在松鹤山上修筑起“忠灵塔”。随后,又在“忠灵塔”北侧山坡上修建了“靖国神社”。
“忠灵塔”坐西朝东矗立在台基之上。塔高约30米,底径15米。底座上方围有长城垛口式围,塔顶单檐歇山建筑覆绿色琉璃瓦。塔为空芯,有旋梯可攀援,内墙体上有安置骨灰坛(盒)及灵牌的龛洞。塔基正面辟门,门楣之上悬有日文牌匾—“忠靈塔”。整个塔体下部用水泥掺石子筑就,上部用红砖水泥磨缝儿砌,外墙皮以花岗岩水刷石挂面儿。
“忠灵塔”甬道尽头南侧有一座方亭,飞檐攒顶,上覆绿色琉璃瓦。亭内是4米见方、深1.5米的水池,池内储有流动清水,水面漂边径10厘米的竹质小勺,为参谒者漱口、饮水用具。水泥池和水泥墩、钢管儿就是当年“忠灵塔”的构件儿。
图片来自网络
5.
高思文的文章《痛快:日本人在承德修建的靖国神社和忠灵塔拆除记》在今日头条平台发表后,网友“热河冷鱼”留言说,他小的时候见过拆毁后的残石。
这应该是日军在承德修建的“忠灵塔”最后的痕迹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