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枕寒

图 / 枕寒、港北渔村提供

天色渐暗,平静了一下午的港口宛若从沉睡中苏醒般传来熙攘之声。泊在岸堤旁挂满灯串的渔船上人头攒动,渔民们忙碌其中。有的倚在船舱中望着岸上往来的行人出了神;有的三三两两围坐在甲板上闲聊;有的往来船舱与甲板,似乎在巡查设备……

已经准备就绪的渔船陆续离港,驶向港北小海。翌日清晨,码头上又将堆满新鲜捕捞的渔获。

港北有渔

港北有渔

港北,一如大地艺术祭的举办地“越后妻有”,虽流传在寻常对谈间,但已是一个不再沿
用的行政地理概念。

万宁临海,自古海运昌盛。据记载,早在宋朝时,已有海外商船抵岸贸易;至明朝,当地始兴海上航运;清朝以后,海上航运更为活跃,港北港是当时的主要航运港口之一,终年往来商船百余艘,沿岸渐成鱼市。港北经建乡再建镇,最终于2002年与和乐镇合并为一镇。港北镇已逝去,唯有被称为港北小海的海域仍保留着小镇旧日的记忆与铭刻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大海之味。

港北小海为潟湖,龙头河与龙尾河在此交汇后注入南海。咸淡水交汇处,藻类茂盛、饵料丰富、水温与水压适宜,是鱼虾繁衍生息的理想水域。港北小海特产众多,万宁有四珍,其独占三席:和乐蟹、后安鲻鱼、港北对虾,自此捕捞上岸的马鲛鱼更是一绝,尤以遍布黑色礁石的山钦湾周
边海域捕获的马鲛鱼品质最为上乘。“马鲛鱼的肉是一层一层的,这边的马鲛鱼肥到不管鱼层还是肉里都布满了小小的脂肪粒,”莫泽锦形容道,“筷子夹过去,沉沉的。”

风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人的味觉,背井离乡的游子最难忘的莫过于记忆中的故乡风味。对于万宁游子而言,港北特产带来的味蕾记忆更是难以被替代。自小在港北渔村长大的莫泽锦最难忘母亲晒制的港北小鱼干,纵使远赴深圳工作多年,也难舍这一口美味,每逢返乡都会作为伴手礼带回去。他感慨,吃惯了万宁的海鲜,很难再接受其他地方的风味,身在他乡唯有不得已时才会购买当地海鲜

酒香也怕巷子深。港北海产虽有口皆碑,打捞上岸后销往万宁各地,当地也陆续建起了加工厂,但由于老一辈尚未树立品牌意识,传播度囿于本地狭小的市场中,不被更广阔的市场所知晓。“这个东西其实可以做到更大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再加上眷念家中老小,本着在哪赚钱都是赚的理念,莫泽锦不顾家人反对,于2015年注册了“港北渔村”品牌,翌年从深圳回到故乡万宁创业,希望以品牌赋能港北海产,打开市场知名度。

港北小海

渔村有礼

渔村有礼

渔汛有季节性,不同汛期捕捞上岸的鱼虾有所不同,春汛时渔船满载灯光鱼而归,秋汛则是马鲛鱼的主场。

莫泽锦创立的“港北渔村”品牌遵循渔汛经营,以传统晒制方式将不同时节捕获的海味制成“灯光鱼干”“港北马鲛鱼”“港北野生海鲜”等季节性产品礼盒,在品控上下足工夫:针对不同品种的海鱼使用不同的腌制方式,并增加去除内脏、骨头等工序,主攻高端市场,与市面上简单加工、甚至不经打包整条出售的商品形成差异化,赢得了许多回头客。“我的经营理念就是这样,每个季节兴卖每个季节的产品。”由海产干货起步,“港北渔村”在五年时间里不断扩大版图。莫泽锦不仅与当地的年轻创业者一同创办和乐蟹养殖基地培育和乐蟹,还将尝试与和乐粽等万宁特产进行组合,以满足春节、中秋、端午等节假日的礼品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港北渔村”位于港口的铺面也由2间增至7间,并重新升级了品牌包装。

逢佳节赠马鲛鱼是万宁民间约定俗成的仪式,但消费者仍以中老年人居多,莫泽锦希望以年轻化的品牌包装敲开青年市场。培育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莫泽言直言对“港北渔村”已有清晰的定位:“正在慢慢优化,形成品牌,形成优点。”他也相信,只有塑造品牌才能把港北特产的价值提升至理想区间,并藉此平衡悬在海产品加工企业头上的因琼州海峡阻隔陡增的物流成本。

港北海产

“这里从来都不是我的终点,只能说是起点。”莫泽锦在采访中袒露,计划未来五年在海口、三亚等地开设港北渔村品牌分店,扩大公司规模。尽管电商带来了消费便利,但对礼品行业而言,门面仍是不可或缺的“公信力”。

“港北渔村”品牌遵循渔汛经营,以传统晒制方式将不同时节捕获的海味制成季节性产品礼盒

几年时光过去,港北小海码头陆续兴建了旅馆与美食一条街,当地的创业品牌亦由数年前的几家增至数十家,更多年轻人投入其中,为古老的港口注入新的生机,延续“港北”与大海搏斗的闯劲儿。

欢迎关注公众号:新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