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12,汶川大地震13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5·12汶川大地震的杀伤力之大,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之后,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这场大地震,让幸存的人们,开始关注起对地震以及各种灾害的安全教育。从生活中如何避免灾害发生,到面对灾害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都是防灾减灾的必修课。

为了相应国家应急管理的要求,近几年许多相关部门也通过不同方式向百姓普及安全教育内容。

例如,国家应急部,厦门市湖里区应管局等单位,先后尝试用VR体验的方式,将不同的灾害场景在VR里展现,帮助体验者在寓教于乐中将安全事项一一牢记。

01 多样化VR场景,实现全方位高效培训需求

VR相比于传统的宣传片、宣传册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沉浸式体验更直观,效果更佳。同时,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在街道或者展馆里做科普活动时,为百姓提供VR体验服务 并不麻烦,同时可以增加大家的趣味性,效果更好。

关于安全教育的VR内容类别可以有很多,包括火灾安全、地震安全、交通安全、施工生产安全等。

1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家中出现地震,按照指示到安全区域避险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离我们最近,最常发生的类型之一。

VR分别模拟了室内和室外地震逃生场景,体验者在指引下完成正确的地震应急措施,并且了解在不同的场景中,最安全的避险位置,降低遭遇伤害的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室外逃生至安全区域避险

大多数人在面对突发地震时,很难马上保持镇定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不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在VR场景中,给了体验者一次亲临地震的经历。

有不少体验者在体验之后都表示,以后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会知道怎么做,就不会那么慌乱了。

2 火灾逃生安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火势过大,示意体验者寻找其他出口

在火灾场景中,让体验者深感有效自救逃生技能十分重要。

通道逃生场景中,模拟了浓烟弥漫的环境,体验者需要克服恐慌心理,根据提示,体验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灭火器操作

模拟灭火器使用场景里,则有不同类型灭火器的详细解说,让体验者在体验使用灭火器的同时,有一个全面的科普。

3 交通安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行走时看手机,发生事故

除了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之外,像交通安全这类的日常安全疏忽才是频发事故的类型,因此相关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骑行时接单,发生事故

例如,交通安全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但正因为是日常行为,人们往往更容易有侥幸心理。

但是在VR中,身临其境体验走路玩手机而产生的事故,在虚拟场景里的撞击感以及惊心动魄的感觉,会迅速为体验者留下深刻印象。留下”教训“的感受,可以 有效告别侥幸心理。

02 趣味性体验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工作人员带领体验者体验,以降低体验者心理压力

为什么使用VR安全教育呢?

我们发现,过去,听闻安全教育,大众一向提不起兴致。但现在听说VR体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许多活动的体验中,体验者们都会在体验之后热心地向身边的朋友介绍,并且推荐他们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排队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正在体验VR安全教育

就像前文提到的,有关部门在社区、街道做普及的时候,除了进行讲解科普之外,增加一些趣味性体验可以增加百姓们的参与度。

目前VR还未面向大众化普及,大家听闻VR体验,很容易燃起兴趣,总觉得值得一试。而且在培训项目的VR场景中,往往害会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交互,例如游戏、答题比赛 或者其他实际操作。通过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并且形成一种自然传播的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关于安全教育工作落实的效率,一举多得。

我是指挥君,专业为多行业 VR虚拟现实内容 服务,点击左上角 关注 了解更多关于VR的内容,想要体验一把VR虚拟仿真技术的真实感就快来与指挥君预约吧~

我是指挥君,专业为多行业 VR虚拟现实内容 服务,点击 关注 了解更多关于VR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