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见妈妈们吐槽自己的娃,今天忘带水壶,明天不见了校服,后天又找不到最重要的那本书……事事都得擦屁股,让老母亲本来团团转的生活愈加的焦头烂额。

为什么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孩子丢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照顾得过于“周到”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细致入微的照顾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孩子认为只要有父母帮忙自己便可以坐享其成,于是孩子习惯了父母的代劳,缺乏自主意识。过于周到的父母养出了做事马虎的孩子。

孩子缺乏条理性的认知

孩子做事缺乏条理性,面对简单的事情孩子还可以应付,但是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孩子就很容易慌乱。这种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导致孩子做事容易表现出混乱感。孩子缺乏条理性的认知,做事容易没头没脑。

孩子做事不够专注

心理学家格林·艾薇在研究中发现,孩子身上表现出的行为混乱属于心理上的“条理性障碍”。当孩子的精力不够集中时,孩子就很容易有丢三落四的习惯。父母会发现喜欢丢三落四的孩子常常会有走神的表现,所以父母有必要对于孩子的专注力有所重视,改善了专注力,丢三落四的行为习惯会有所缓解。

孩子丢三落四,长大很难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孩子身上依赖性过强

当孩子是因为依赖心理导致的丢三落四时,孩子很难摆脱依靠他人解决问题的心理。孩子总是在面对问题时会想要找他人帮忙。当孩子处身于集体之中时,孩子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使得孩子很难做出出众的成绩。

02

#做事容易受挫

丢三落四使得孩子做事很容易发生挫败,虎头蛇尾的情况也大而有之。孩子被挫败感所包围,进而对自身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做事有条理的孩子更加容易实现目标,而丢三落四的孩子即便有能力也有很大可能会因为细节不注重而失败。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家长要怎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注重孩子身上的条理性培养

父母注重孩子身上条理性的培养可以让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设计物品需要清单,或者是计划安排表,这种细节性质的描述会让孩子身上的条理性得以发展。

02

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检查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检查自己的日常作业情况,从其他小事上也让孩子慢慢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比如带孩子出去玩,让他自己检查应带的用品,如果有遗漏,家长可以提醒“你确定都装好了吗?天气这么热,你不喝水吗?”提醒孩子要考虑全面。但是如果孩子说自己已经检查好了,那么家长也不要去查了,给他们足够的信任。

03

必要时需要自食苦果

每当孩子们丢失了东西后,或者忘记了什么物品在学校,这个补救的人永远都是父母。但是要让孩子长点记性就必须让他承担点丢三落四的责任,让孩子因为自己的丢三落四吃吃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孩子丢三落四没带学习用品,一定不要给他送过去,要让他知道不带就没有的用。如果孩子总是不带作业,也不要给送,老师也许会给他相应的批评,当他尝到了丢三落四的苦头,自然而然也会对自己的事情更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