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在今年早些时候从韩国引进FA-50战斗机的交易失败之后,外媒称研制了“枭龙”战斗机并在巴基斯坦组装该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CATIC)于5月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有消息报道称,该代表团的主要目的是与阿根廷方面讨论出售12架JF-17“枭龙”战斗机的可能,并参观阿根廷飞机制造商FADEA的设施,这些设施可能将用于战斗机的组装、修理与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枭龙”战斗机。

目前,可供出口的“枭龙”战斗机有两个子型号:巴基斯坦空军大量装备的JF-17 Block II型与即将开始装备部队的JF-17 Block III型。其中JF-17 Block III型除了能够搭载多款最新型的武器装备以外,还安装了AESA雷达,作战性能接近F-16V等西方改进型战斗机。

除了接受CATIC的报价之外,阿根廷方面还正式向俄罗斯发出了交易邀约,试图引进12架MiG-35战斗机。俄罗斯的MiG-35战斗机在速度、机动性与武器携带能力上都要超过单发的JF-17,但是该机的电子设备、配套武器系统远远无法与配备了最新航电系统的JF-17 Block III型相提并论。

在这种情况下,5月14日著名防务媒体《DefenseWorld》报道称,英国可能会阻止中国、巴基斯坦向阿根廷出售“枭龙”的尝试。因为该机使用的弹射座椅,是由英国的马丁·贝克公司研制的。此前,伦敦就否决了韩国试图向阿根廷出售12架FA-50战斗机的行动。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就对阿根廷实施了武器禁运。FA-50战斗机使用了数项英国公司制造的分系统组件,其中包括了马丁·贝克公司研制的弹射座椅与赛峰英国公司制造的起落架,这些分系统均在英国对阿根廷的武器禁运名单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多国分系统的FA-50在出口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于在研制时应巴基斯坦方面的要求,“枭龙”战斗机选用了马丁·贝克公司的PK16LE型弹射座椅。在2020年9月5日巴基斯坦空军的一架“枭龙”坠毁,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之后,马丁·贝克公司还就此进行了一波宣传。如今,英国方面试图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巴基斯坦方面施压,试图阻止“枭龙”的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贝克公司在宣传自己的弹射座椅时,曾以“枭龙”作为背景。

事实上,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马丁·贝克公司,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与韩国不同,中国拥有战斗机生产产业链上的所有技术,并不会像韩国人一样被其他国家的分系统“扼住命运的喉咙”。“枭龙”战斗机除了使用马丁·贝克公司研制的弹射座椅之外,还可以使用国产的HTY-5B弹射座椅,该型弹射座椅由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生产,是PLA大量装备的歼-10战斗机所使用的HTY-5型弹射座椅的改进型号。在歼-10战斗机十余年的服役期中,HTY-5经受了多次特情的考验,数次安全拯救了飞行员的生命,其弹射救生的成功率相当高。另外,阿根廷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超级军旗”攻击机长期以来,一直使用马丁·贝克公司的弹射座椅,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实属可笑。因此,英国人以马丁·贝克公司生产的弹射座椅作为筹码,试图复制阻止韩国FA-50出口的一幕是完全行不通的,他们根本无法阻止“枭龙”的出口。

不过,关于这笔交易能否最终成交,目前仍然是未知数。虽然英国无法阻止中俄两国向阿根廷出售战斗机,但是制约阿根廷引进新型战机的最大问题,是其糟糕的经济状况。目前,阿根廷的经济相当不容乐观,自2001年的经济危机之后,阿根廷一直处于经济衰退状态。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其主权货币比索的价值堪称“每一天都在缩水”,过去三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5%左右,在2020年该国的GDP总额下降了约10%。面对阿根廷的恶劣经济状况,在中方对其支付能力进行的评估中,结果恐怕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来,阿根廷一直在寻求引进新型战斗机以代替其超期服役的A-4“天鹰”和“超级军旗”机队,特别是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超级军旗”目前已经停飞,急需新型武器替换。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方面曾经与多家厂商接触,试图引进包括以色列“幼狮”、法国“幻影”F.1在内的多款战斗机,最终都因资金问题未果。此前阿根廷与韩国方面谈判,试图引进FA-50战斗机,也是看中了韩国能够提供较大力度的优惠,并且支付方式相对较为灵活。即使是这样,在双方谈判过程中,也因为支付问题耽误了很长时间。可以看出,韩方对阿根廷的支付能力,也感到不容乐观。很显然,在没能彻底解决如何支付的问题前,恐怕阿根廷仍然需要依靠老旧的A-4“天鹰”来支撑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