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代名词是什么吗?先进?科技?还是武器?不,这些都不对,快节奏才是最佳答案!走路要快,工作要快,吃饭要快,手速也得快……但时间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快节奏而改变一分一毫的节奏,亿万年来,它一直循规蹈矩一分一秒稳稳地行走着,幻化朝夕,创造四季。虽然这是快节奏的时代,但我们还是按部就班过着这一生,按时长大,按时老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4.4亿,但2019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去年减少了89万人,而60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上年增加了439万人。别看数据不大,但再看逐年降低的出生率,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年纪大,养老问题自然也被提上日程,至于如何养老,我们先来看看古人都做了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最早的养老方案

一、最早的养老方案

《礼记·王制》篇中有记载,周朝时期,周文王上行下效推崇尊老敬老之风,故每年腊月全国均要举行一次隆重的“乡饮酒之礼”。仪式一般由各处地方官主持,以隆重的礼节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入席。礼制之下,看似简单的饮酒礼也是极有讲究,史料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这里的一豆就是一道菜,不同年龄段,菜品道数上也做了详细的区分。

除此之外,周朝对于养老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凡是国家都有相关的养老制度,年过七十者,可免家中一子不征兵,每三日有一次肉吃;九十以上,全家均可免除兵役,每日还可领取酒肉,确保老人温饱。”这里政府对老人的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都做了明确规定,凡子女应为老人精心准备膳食、常询问他们想要吃什么、征求他们喜欢的,让他们的晚年有所保障。

不管是“乡饮酒之礼”还是相关养老制度,周朝所设的礼节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这是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养老问题的起点。历朝历代也因此开创,不断延续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历朝历代养老的那些事

二、历朝历代养老的那些事

说起养老这事,虽然看似只是简单地对长者给予晚年生活保障,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是牵扯着方方面面。上至财税征收、国库是否能满足等问题,下至人口都需要一一考量。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都存在着差异,大多数朝代在借鉴前朝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诸侯纷争,民无宁日,但对老人仍然是敬重和关照的。史料有载:凡70岁以上老者可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者可免二子赋役,90岁以上老者更是免全家赋役。为了能更好实施,《秦律》对于惩治虐待老人更是出台办法:凡殴打、虐待60岁以上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子孙,要将其流放或处死刑。

汉朝推崇“以孝治天下”,西汉时期就曾颁布了《王杖诏书令》。汉文帝当年亲尝汤药的事迹更成了尊老爱幼的典范。故被后人颂一“孝”字。除了“王杖令”外,还颁布了《授粥法》,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唐朝,养老也有具体的法令落实,如“男子七十、妇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给一子侍。”还会定期发给80岁以上老人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帛作为养老金外,规定,“年腊月聚乡中老人,行饮酒礼。其资由官府代理,办筵席,使人知尊老养老之礼”。这些制度中不难看出周朝的色彩。

到了南宋时期,官府在杭州设立了“养济院”,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像,对无人照顾的老人进行登记,由国家赡养。

再如明朝,对老人三种优待十分明确,一“尊年高”,二“设里正”,三“优致仕”。后来的清朝,更出现了著名的“千叟宴”,此宴在康乾时期曾出现,无疑为“康乾盛世”画下了极佳的一笔。更有严令,子贫亦要设法赡养父母,若因贫困使父母自缢而亡,则按过失弑父(母)罪杖责一百,流放边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古人如何对待养老问题

三、古人如何对待养老问题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历朝历代对于养老之事对待不同,但其目的却是殊途同归。如:汉代统治者善用制度强化人们的养老意识,其中赐物养老是常见的手段之一。对于鳏、寡、孤、独、生活贫困者及80岁以上年老长辈,朝廷会赐予布帛米肉等改善他们的生活。甚至针对70岁以上老人设立“王杖”制度,给予他们极好的尊严与体面,同时王杖主人的社会地位在当时可与六百石官员相比。持“王杖”人家不但可以免除部分赋役,鳏寡老人还可免除田租、若于集市进行买卖者可免税收,在此制度之下怎会不让长者幸福感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第一所官方养老院却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南朝梁武帝时期曾设立养老之用的“孤独园”,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所养老院。史料有载“凡民有孤寡老人孤孩童不能独自生存者,郡县需将这些人收养,给予衣食,每令周足,直到老人离世,孩童能自给自足。”

还有北魏孝文帝时期,“权留养亲”被作为特殊的缓刑制度,对于重犯者,若家中有高堂需要照顾,可直到亲属离世再重新执行刑罚。唐朝亦有类似的“侍丁制”,该制度的设立便是为了防止家中青壮年男子因服役不得不独留老人在家无人侍奉,甚至规定若家中有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可免除其家中子孙的赋役,而获免的子孙便称为“侍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尽管目前老龄化问题仍会继续困扰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但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文明进步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老龄化也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同时也证明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人类寿命因医学的进步得以延长。

所幸我们生活在了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一步步解决着老龄化所带来的困境。只是,养老问题依旧会是未来社会人人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丰富养老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纵览历代王朝养老,还须看今朝。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