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一个典型的小而精的国家:包括戈兰高地等地在内的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只有25740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4月12日年以色列的人口统计数据为932万人。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国的经济总量却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5位。以色列的军事实力不仅在同等体量的国家中无出其右,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排的上号的: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都战胜了在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武器数量等方面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对手。

作为弹丸小国的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同等体量的国家,然而以色列的实力同真正的大国比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前些年网上出现过一些吹捧以色列的文章言之凿凿声称俄罗斯如果不动用核武器也打不过以色列。这样的说法就完全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以色列的军力同俄罗斯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以色列目前的军事实力不要说与俄罗斯交战,即使是面对二战后已在军事上受到限制的日本也未必能战胜。为此我们不妨对比分析一下以色列和日本各自的实力水平。

在现实层面上以色列和日本之间并没利益冲突,况且两国都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外交关系,所以在现实中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以色列和日本真爆发战争,那么美国的态度也许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以色列和日本在美国面前都不过是小兄弟,真要动手还得看看大哥的意思。当然我们要对比的是以色列和日本各自的军事实力,所以这里需要预先假设是在美国不干预的前提下。事实上在美国不干预的前提下日本将会在常规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以色列拥有一支20万人常备军,在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下还拥有40万人预备役部队,一旦战争爆发就能在短时间内拉出一支60万大军。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和加害国在军事上是受到限制的:如今日本的国防安全是由自卫队和驻日美军共同负责的。由于我们的前提假设是美国不干预,所以日本方面所能动用的就只有自卫队武装。日本自卫队编制总兵力约为24.6万,这比以色列的常备军数量多不了多少。这样乍一看以色列在军队规模上似乎完全不输日本。

以色列陆军拥有坦克3900辆、装甲车10575辆、自行火炮650门、牵引火炮300门、导弹发射架148架。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有坦克1090辆(90型、74型)、装甲车980辆、各型火炮7630门、各型飞机511架。以色列陆军在坦克等主战武器的数量上远超日本,不过以色列坦克在质量上比日本略逊一筹:以色列比较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一千多辆梅卡瓦坦克。相比之下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具备当代一流的技术水平,能有效兼顾火力、机动力与防护力。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历次战争都是以陆战和空战为主,所以海军一直是以色列在军事领域的一大短板:目前以色列海军拥有潜艇6艘、巡防舰3艘、巡逻艇32艘。以色列海军现役兵力约为6500人,动员后可达1.15万人。作为岛国的日本在海军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总吨位合计39.8万余吨的142艘各型舰艇和206架飞机。日本的4艘直升机航母使其领先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尽管日本名义上是一个无航母国家,然而四艘直升机航母的配置实际上仍足以使其跻身全球前十大海上力量的行列。

以色列空军拥有战斗机252架、攻击机252架、运输机95架、教练机152架、直升机147架、攻击直升机48架。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有各型飞机498架:其中作战飞机361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28种。以色列空军的主力是200多架F-16作为主要战力,这是一款比F-15J还要出名的四代机。作为美国铁杆小弟的以色列也在陆续接收和服役五代机F-35。以色列空军完全有能力和日本航空自卫队打个五五开,甚至还可以凭借自己在飞机数量上的优势压日本一头。

乍一看以色列在军队规模上完全不输日本,在陆军的武器装备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空军方面也完全有能力和日本打个五五开,日本方面唯一的优势似乎就只有海上力量。然而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能只看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也必须看到军事工业、经济支撑、战略纵深等足以支撑战争进行下去的潜在实力。海湾战争前的伊拉克就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而言也曾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可由于在军工科技、战略纵深等方面的劣势直接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回原形。

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双方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在冷兵器时代单兵素质、统帅的才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然而机械化时代的总体战必须依赖于国家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作为依托。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这时德国已用闪电战征服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可即使德国得以调动整个西欧的资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稍微领先于刚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但后者的劳动力资源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同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苏联比尚且如此,如果要和美国比起来劣势就明显了,哪怕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生产能力还没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到1944年德国用四年时间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军事工业规模膨胀了整整19倍。

美国的军火年产量在1944年达到了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两国的军火产量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零头,在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也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升到德国的90%。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小国和大国在生产力上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到支撑战争打下去的潜力。日本和以色列的战争潜力同美、中、俄这些真正的军事大国比起来都不算强,但日本的战争潜力比起以色列却明显要高得多:日本的国土面积是以色列的14.7倍左右,日本的人口是以色列的13.5倍左右。

以色列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并没太大的领海面积,然而日本却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大国。我们的地理教科书将日本定义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实际上这更多是就传统的陆地资源而言的,在新型海洋资源领域日本不仅不匮乏,甚至还是一个世界级的海洋资源大国:说起日本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其37.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上缺乏各种资源,却往往忽略了日本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361万平方公里的渔业水域,海域面积达到了陆地国土面积的十倍以上。

尽管日本在陆地资源上颇为匮乏,但可以通过海洋资源得到弥补;相比之下以色列的国土基本上都处于沙漠环抱之中,所以以色列能动用的资源总量是不及日本的。日本在人力上的优势意味着以色列再怎么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弥补在战争潜力上的劣势。同时日本在战略纵深上也远超以色列。这意味着日本可以接受短期的战争失利,因为他们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和空间。战略纵深上的先天劣势使以色列必须永远保持与他国的军事技术代差,因为以色列只要战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

尽管以色列在五次中东战争中都战胜了阿拉伯国家,然而阿拉伯国家在领土和人力上占绝对优势的状况并未改变。以色列即使战胜了五次也没能完全彻底压制阿拉伯国家,可只要败一次就可能是灭顶之灾。表面上以色列似乎是打遍中东无敌手,可实际上以色列始终还是缺乏安全感。2019年1月21日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网站报道称:以色列在国际防务网站“全球火力”对全球137个国家的军力排名中位居第16位。小小的以色列在军事上排名全球第16位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必须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以色列近年来在全球军事领域的排名整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从2013年的全球第九名到2016年的全球第十一位再到2017年的全球第十五位以及2018年的全球第十六位。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尽管凭借自己先进的军工科技得以暂时占据军事技术的制高点,然而新的军事技术终归是要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任何国家都会研发本国的新式军事技术,可以色列在战略纵深上的先天劣势却是难以改变的。

相比之下伊朗在这份排行榜中由2017年的第20位升至了2018年的第13位。表面上以色列仍在军事科技领域占有一定优势,然而伊朗所能动用的人力、自然资源、国防工业生产能力都不是以色列所能比的。以色列除非能永远保证自己在军事技术上与其他中东国家的代差,否则其他中东国家就完全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实现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效果。以色列的军事实力不仅与美、中、俄这样的军事大国不在一个量级上,而且即使面对日本这种在军事方面受到限制的国家也并不占优势。

如果以色列和日本爆发战争,那么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以色列也许能占据一定优势。毕竟以色列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而日本在二战后长期的和平局面使自卫队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然而日本毕竟是GDP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相当于以色列经济总量的十多倍)。战后的日本尽管在军事上受到限制,然而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如今美军车辆、战斗机引擎用的特种陶瓷材料是日本研发的;巡航导弹的核心部件——微电子芯片80%也是由日本企业生产的。

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稍微久一点,那么以色列肯定是扛不过日本的。事实上以色列在五次中东战争中无不采取的是速战速决的方式——通过利用阿拉伯国家彼此之间的分歧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一旦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必然对以色列这个弹丸小国不利。当然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双方是用常规武器打常规战,如果考虑到核武器的因素就是另一回事了。以色列毕竟是全球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日本至少在这点上还真干不过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