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着孩子出现在同一场合,为了活跃气氛,大家的话题总会转到孩子身上。很多大人不知道该怎么跟宝宝交流,又想表现出亲近,就会想尽办法逗孩子。然而有些大人逗孩子的方法着实恶劣,可能大人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但对小朋友来说却是难以接受。

*亲戚的玩笑话,对孩子却造成不小的伤害

琪琪六岁时,妈妈生下了二宝,二宝的满月宴上也来了不少的亲朋好友。由于妈妈忙着照顾小宝宝,有时候会忽略她,满月宴这天大多数人的注意全在小宝宝身上,这让琪琪感觉更加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闲聊的时候,琪琪也是闷闷不乐,有个阿姨看见了,开玩笑的说“妈妈生了小弟弟,肯定是不喜欢琪琪了。”听到这句话的琪琪,开始哇哇大哭,但这位阿姨并没有劝哄,反倒是火上浇油的来了一句:“这么好哭,难怪妈妈不喜欢你。”

结果因为琪琪哭闹不止,大家的晚饭也吃得不尽心,一直到了晚上,妈妈还是没有将琪琪哄好。当时亲戚逗琪琪时,妈妈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非常烦闷苦恼,这下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亲戚喜欢逗孩子,无论孩子是否乐意,若孩子哭闹,还会觉得是孩子不禁逗。真的是孩子不懂事、不禁逗吗?恰恰相反,小孩子很难区分大人说的是玩笑话还是真心话,这些充满恶意的言语,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常见的“中国式逗娃”有哪些?

1、欺骗式逗孩子

“有了弟弟,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不是亲生的”、“爸爸妈妈不爱你了”……为了看到孩子的反应,大人总是会用欺骗的方式逗弄孩子。殊不知,小孩子对亲近的人十分信任,分辨不了玩笑话和真心话的区别,他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实际上,当大人欺骗孩子时,也是在消费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只会让变得不安,变得缺乏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恐吓式逗孩子

“再不听话,你妈妈就不要你了”,当大人想让孩子听话时,总会用这句话恐吓孩子。要知道,孩子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这样恐吓孩子,只会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缝,破坏和谐的家庭环境,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强迫式逗孩子

“来跳个舞”、“来唱个歌”、“你不是学了钢琴吗?给大家露两手”这样的话语,家长们是不是很熟悉。有些家长喜欢逗弄孩子,就强迫孩子当众表演,一点也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有些孩子脸皮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要是拒绝,可能还会被人贴上“不礼貌”的标签。这种命令式的逗弄,只会让孩子反感,家长们真的要心中有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更不希望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所以有些家长也是不愿意听到这些“玩笑”,但是碍于情面,不好直接开口。

*遭遇“中国式逗娃”,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二胎家庭,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父母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让孩子知道有事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才有信心说“不”,才知道别人的逗弄都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第一时间考虑孩子的感受

如果别人逗孩子,孩子却感觉很不舒服,并且大声哭闹,家长不能视而不见。作为父母,要第一时间照顾孩子的情绪,及时安抚孩子,比如当别人说“你妈妈不爱你了”,父母可以当面反驳“不会的,他是开玩笑的,爸爸妈妈最爱的就是你,你要相信爸爸妈妈”。当孩子不愿意做别人要求的事情,父母也要多替孩子想想,必要时可以帮助孩子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想法

当孩子受到恶意逗弄后,总是会陷入一种思想误区,别人说父母不爱他了,他就觉得父母真的是如此。当有人说了影响孩子认知的话,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并且要加以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想法。

在宝宝的世界里,父母可以说是一切,当他们感到委屈、伤心时,总是想寻求父母的帮助。因此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别让“中国式逗弄”伤害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