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渡诗联

上联:看竹并非霜雪后,邀对下联。

二、诗联拓展

自古以来,“竹子”就是文人雅士们歌颂的重要对象。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画竹歌》: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诗的大致意思是:

所有的植物当中,竹子是最难画的。

自古至今,虽然很多人画竹子,但是很少有人画出竹子的韵味来。

唯有画家萧悦画的竹子与众不同。

是所有画家当中第一个把竹子画活了的画家。

别人画的竹子常常身广体胖,竹身臃肿。

萧悦画的竹子,竹节很瘦,很有精神。

别人画的竹梢,垂头丧气,像一个老头,毫无生气。

萧悦画的竹梢,生龙活虎,像年轻人一样,充满了朝气。

萧悦画的竹子,虽然没有根,但你感觉到有根存在。

没有竹笋,但你能够体会到有笋子在茁壮成长。

这些竹子生长在水塘边,河岸上。

即使是稀稀拉拉的几根,但是却很有生气。

它们像略施粉黛的嫦娥,亭亭玉立,万种风情。

你抬头细看,它不像是人工作的一幅画。

你低头细听,仿佛还能听到竹叶的飒飒声。

画中西边的七棵竹子,刚劲有力,仿佛在天竺国的寺院中见过。

画中东边的八根竹子,稀疏寒冷,恰如雨中的湘妃竹。

这些竹子又像是闺中的少妇思念远方的亲人。

柔情似水,仰天长叹。

萧悦啊,萧悦,你虽然人老了,头发也白了,但你画的竹子值得称赞啊。

你自己说,此画是你的绝笔画,从此不再画竹。

可惜啊,今后再也看不到如此美妙的竹画了。

三、平仄格式

上联“看竹并非霜雪后”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建议它的下联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

敬请师友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