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歌手IU李知恩在生日之际为社会弱势群体捐款5亿韩元,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好评。但其实,这样热心公益的事情,不只是国外明星在做,中国明星如此的也大有人在。而这些事情发生的关键点,同样也是明星生日之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娱乐圈里明星越来越多,粉丝也越来越多,每年明星生日粉丝应援都是娱乐圈里一大看点。近几年,受韩流应援文化的影响,国内的粉丝的应援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凡是与自己偶像相关的事情,都能搞出应援活动。

那么,在“饭圈文化”逐渐走偏,已经逐渐趋于病态化发展的现状中,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应援活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益应援,愈演愈烈

和IU一样同为女歌手的李宇春,在国内绝对算是正能量应援的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宇春选秀出道,一直保持着自己最初的那份善心,认真搞事业,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今天的地位。和事业发展并行的,公益首当其冲。

从2006年开始,李宇春的公益事业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粉丝的支持与帮助下,他们共同成立了“玉米爱心基金”。每年李宇春过生日时,她都会通过捐款来庆祝自己的生日。粉丝们则通过参加献血,捐款等公益活动,共同为李宇春庆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有意义的正能量应援,跟随着自己的偶像为慈善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在“饭圈”文化盛行的今天,同样有很多明星的粉丝都是以明星的名字来做公益,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比如说以王一博命名的爱心班级,爱心图书室,还有肖战的粉丝,为条件困难的小学捐款,甚至于在前几年,易烊千玺的粉丝在他过生日的时候为他捐了一所医院,两所希望小学,还以千玺的名义建立了基金会,为沙漠送去了“千玺林”。这种豪气的应援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在追星的同时又做了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粉丝们忙着为偶像庆生时,偶像其实也想借着生日之际为粉丝们做些有意义的事。而这其中,鹿晗当属典型,且至今不可超越。

鹿晗卫星”,即鹿晗送给粉丝的礼物,叫做RE:X,承载着200余万粉丝们的愿望飞上天空。虽然看起来奢侈,但其实该卫星不仅是鹿晗对粉丝的回馈,同时也是一次公益活动。这颗卫星的发射目的是普及青少年卫星教育,其意义远高于偶像生日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内娱现在有很多明星和粉丝们在逐渐向同一个正能量的方向去发展。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做公益,不仅能够帮助到困难的人群,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形象。

夸张集资,变本加厉

不过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那些公益背后,还藏着其余应援活动,让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好比说粉丝人人呼吁的生日会,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神奇的存在。对于粉丝来说,能够给自己的偶像办一场盛大的生日会,便是极大的欢喜。因此,每年在偶像过生日之际,粉丝们都会精心筹备筹备生日应援,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可对于偶像来说,逼迫性地举办生日会,只会丢掉原本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夸张毫无意义的其他应援活动,在斥巨资情况下,只为面子工程而出钱出力,早就被视为糟粕,可粉丝们还在络绎不绝的施行,完全看不到任何停止的苗头。

THE9成员的虞书欣过生日时,粉丝们就打算给虞书欣做火箭头部应援。据了解,这次虞书欣的生日应援预算在70万左右。单单做成火箭头部广告预计就要花38万左右,如果真的要做成火箭头部应援,相当于预算的一半钱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作为粉丝,为自己的偶像应援,适当就好,没必要去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像这次虞书欣的生日应援,作成火箭头部广告确实大可不必。

近年来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夸张的生日应援一次又一次刷新公众的三观。送星星、送爵位,更有甚者,给自己的偶像买块封地。粉丝们为爱发电,乐在其中。但殊不知,这种病态的应援只会让他们彼此都走进尴尬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是这次为《青春有你3》的大规模打投,当事物浪费和粉丝应援挂钩后,连节目本身都将不复存在。央视官媒下场评判,何止出道,连成团的机会都渺茫了,最后沦为众人的笑柄。

不忘初心,理智追星

如今疯狂的追星族中,其实有两种典型人群。其一:家里有矿,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其二:普通的上学族、上班党。当然我相信其一寥寥无几,粉丝团更多的还是其二。而在粉丝低龄化的调查中,上学族已经占据着绝大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为偶像集资时,有钱人姑且不谈经济压力,那些上班党自己都生存困难,还要挤出钱为偶像应援,不正应证了那句话“3000月薪的担心百万日薪的,活该越来越穷”的调侃话语吗?

至于上学族,自己都靠着家里生存,还要给明星集资,哪来的能力?父母为孩子省吃俭用,孩子用偶像缩衣节食,不觉得可笑吗?一味地捧着别人走,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又该如何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粉丝,追星其实无可厚非。有一个精神寄托,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寻找更好的自我,这本就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可要是本末倒置,那追星就大可不必了。

同样,作为偶像其实也有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即便很多时候热情无可推脱,但我们的态度决定着粉丝的未来,这才是最重要的关键点。

2019年,胡歌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前,粉丝为了帮胡歌的新电影应援,早在6月就成立了粉丝观影团,7月份就开启集资应援,应援总额达到了84万。但是这次的应援集资行为违背了胡歌强调理智追星的初衷。最后退还了募集的84万人民币捐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歌强调粉丝理智应援的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粉丝的每一次应援打投皆是自己出钱。但是如今饭圈的疯狂应援已经不仅仅是打榜送礼那么简单。

当偶像承担起引领粉丝的作用,用正确的行为去要求每一个人时,追星也可以变成一件对于彼此来说都很美好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追星问题还是粉丝应援,都存在其固有的利弊两端,就看作为当事人的他们如何利用了。走对方向,互惠互利;走错方向,共同沉沦。明星与偶像本就是一体,谁也撇不清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