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志愿者时间一定要修满吗?能来问这个问题,我想那就一定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学校的相关要求:
比如,据我所知,有学校将志愿者时长当成一门必修课,并设置学分,规定做满多少小时的时长就能够拿到这个学分,这是属于比较强制性的规定了;
还有的学校会把志愿者时长放在某门课程,比如说德育课考核的一部分,如果你没有做满规定的时长,就会被扣分,如果按照规定做满了志愿者时长,还可以加分;
还有的学校,会将志愿者时长与评优资格挂钩,做满规定的时长有优先评优的资格,或者没有做满规定时长就没有资格参加评优,等等。
所以,大学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学校的要求是什么。
01学校对志愿者时长有规定和要求的,尽量按照学校的规定执行
虽说志愿者从名称上来看,只要理解是什么意思的人就都知道,做志愿者活动应该是完全出于个人的意愿,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成为负面激励。
也就是说,不能规定学生没有参加志愿者活动就会有对应的惩罚,比如说算成学分,修不够不给毕业、没资格参加学校的各类评优活动等;
而更多应该规定为正面激励,比如各项评优时,优先考虑志愿者时长较多的学生,这跟志愿者时长不满规定不能参加评优有本质区别,而不是文字游戏。
但道理是道理,学校的规定是学校的规定。
觉得学校的规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提建议,但在制度和规定尚未改变之前,先确保自己按照规定完成,以避免影响自己学业或者评优活动。
02改变对志愿者活动的认知,不仅仅将它当成一项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个人断断续续一直在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没有人强制,也没有谁说参加了这些活动能回报我什么好处,有时候不仅要出人工还要捐钱,但我觉得我从这些志愿者活动中收获的,要远远高于我付出的:
比如,我去得最多的是一个残疾人寄养园,这家机构的开办者,自身也是一位残疾人,坐着轮椅的那种。
我一想到别人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老人,能够开办这样一个寄养园,解决了那么多家庭的现实问题,让他们能够把有严重智力等各方面问题的家人送到这里集中照料,自己可以腾出手来正常上班、生活,然后周末、节假日有空的时候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就觉得特别受鼓励和激励:
这世界总有一些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不只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在不停算计、计较,而是愿意想点更大更宽阔的事,做点实实在在能够为别人带来好处的事。
03志愿者活动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大学生自己的实践和实习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跟自己平时的专业学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非常接近于职场中的工作,哪怕就是一次简单的捡垃圾的活动,只要有心,你也能够学到不少经验:
比如,如何召集志愿者,如何规划时间、路线,如何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如何准备物料工具、甚至还涉及到要向哪些部门报备等等,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就是捡拾垃圾的“工具人”,多观察、琢磨、交流,把自己当成整个组织者来考虑,这就是一次难得的实践和实习机会。
那种到企业里实习的机会难找,但这类志愿者活动,既然是学校要求的,就一定会有很多机会,正式锻炼自己的好时机,这也会成为你毕业找工作的一个经验和优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