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长文悼念袁隆平院士。41年前,美企千里迢迢奔赴中国,向袁老“取经”;杂交水稻专利也就此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项走到美国的农业专利技术,并将美国的水稻产量提高到原来的1.6至1.8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平院士在自传中透露,有6成的美国稻田种的是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本人曾经5次前往美国,传授杂交稻技术;美企对外售卖中国杂交稻种子,还要向中方支付一定比例的专利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隆平帮中国“端住了饭碗”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的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境内水稻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而半数的稻田内都种的是杂交水稻。

在5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表示,袁隆平院士逝世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世界的巨大损失。中国能将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立坚强调,中方在保证自己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慷慨地向世界分享杂交水稻技术。如今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更是普及到了全世界数十个国家。中国已经创造了粮食自给自足的奇迹,并且也愿意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外国媒体一致发声,这次说的是真话

5月22日,美联社在报道中盛赞袁隆平:“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袁隆平研究成果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他就是英雄;英国路透社报道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帮助中国摆脱了饥饿;韩国主流媒体报道称,袁隆平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依然亲身前往稻田开展研发工作;联合国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悼念袁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全世界的网友也向袁隆平院士表达了哀悼之情。网友表示,必须向中国人的智慧表达敬意,这也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的原因所在。马达加斯加在自己的货币上用杂交水稻作为图案,当地网民表示,“是中国帮助我们摆脱了饥饿。”

全国民众自发悼念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全国各地民众自发前往悼念;从现场照片看,殡仪馆外已经是一片花海,长沙本地的黄白菊花已经脱销。由于前来吊唁的民众太多,殡仪馆外已经排起了数公里的长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长沙市2000多辆营运车辆一同出动,免费接送群众来往于高铁站和地铁站。在这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袁隆平院士。

编辑:(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