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集仍然还在过渡“织造局买田”和“通倭”两件事。沈一石改“买田”为“赈灾”,让围绕“买田”的博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集主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四个问题。

淳安:何茂才来要人,“通倭”之事如何善后;“买田”改为“赈灾”那改稻为桑如何继续。

杭州:沈一石赈灾以后,回到杭州,如何和杨金水交代。

京城:“买田”改为“赈灾”,朝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 “通倭”善后+“改稻为桑”继续

▼上集何大人来找海刚峰要井上十四郎,被海刚峰怼了一顿。何茂才觉得要人没戏的时候,海刚峰话锋一转,说也不是非要跟何大人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茂才最开始的打算是要把井上十四郎和齐大柱他们都带回去的。海瑞先通过总督府的兵,给了何茂才下马威,告诉他谁都带不走,让他面对最坏的可能。等到何茂才实在没办法,才说可以带走井上十四郎,但是齐大柱得留下。明显海瑞是早有打算,连文书都准备好了。海刚峰真不是只能怼而已,他其实也极有手段。

何大人此时哪有不同意的,他只要能把井上十四郎灭口了就好。

▼何大人问了问海瑞井上十四郎的位置,就把结案文书拿过去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完字后,何大人准备提人走。何大人憋着一口气,临走前还要怼海瑞两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光同尘本是老子的话,后世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何大人的理解明显是“随波逐流”。何大人虽然总是以一个非常鲁莽的形象出现,但能当到这个位置,他也是读过书也有能力的。他和郑泌昌也不是天生就多么的坏,只是不管世道如何,他们都会迎合世道来获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非常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何茂才怒气冲冲的走了,同时吩咐蒋千户把井上十四郎给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茂才奈何不了海瑞,一则海瑞有理,二则海瑞有后台,三则海瑞有兵。三个理由,权重依次递增。有理能让海瑞获得后台和武力的支持,但是没有后台或者武力的支持,光凭道理也是奈何不了何茂才的。

▼送走了何茂才,井上十四郎被带走,通倭的事情了结了一半。海瑞接下来要处理另一半,就是齐大柱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倭之事,齐大柱等人“不知亦有过失”,按律要鞭笞数十,海瑞便是要把这事落实,至少可以暂时保住齐大柱的性命,将此事揭过。齐大柱也不傻,知道海瑞在帮他们,非常干脆地跪下来受罚。

▼海瑞不忍,还是下令行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大柱等人受刑,在场人的反应也很值得玩味。

▼首先是海瑞,低着头,不忍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海瑞第一次在剧里面见了胡宗宪,胡宗宪便因此事送了他一首高适的《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胡宗宪送了海瑞前半首,可不就是海瑞此时心中写照。

▼还有一人是田县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田县丞是个小人,并且是会有手中权势来欺压百姓的“吏”。但他也是人,此情此景,也让他不忍,也有恻隐之心。有时觉得人最可怕的不是对他人的痛苦视若无睹,而是心中无比清楚他人的痛苦,却仍要用他人的痛苦来成就自己内心的欲望。

▼还有就是隐藏身份来调研的朱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七这个表情并没有看出所以然,但书里有写,锦衣卫们在这看到了齐大柱,对他的身材、力气都有印象,觉得很符合锦衣卫选人的标准。况且朱七还惦记着为沈炼报仇,有他侠义的一面,齐大柱为乡民买粮受刑,也正对了他的胃口。此处也为齐大柱成为十三太保埋了个伏笔。

▼除了上面各人,剧里的百姓虽然没有特写,但背后有他们的喝彩声,看热闹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行刑完毕,海瑞便发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着了结通倭的事情,海瑞又顺道解决了改稻为桑的事情,他的目标是防止百姓的土地被兼并,但他也需要执行改稻为桑的策略。其实海瑞这番话也未必和前面马宁远之流差距有多大,无非是软话硬话都说,一则说改稻为桑的好,二则也有威胁说跟自己过不去也救不了。只是海瑞的话能起作用,还是因为海瑞救下了齐大柱,又送来了粮食,并且是太子派来的人,百姓们信任他。

▼齐大柱也出来说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哈,看齐大柱的口吻,貌似齐大柱像知乎上大家都讨厌的乡贤之类。

▼两边嘴炮下,百姓们还是同意了借粮种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淳安县民总算同意了改稻为桑。海瑞算是帮助百姓保住了土地,又执行了改稻为桑的国策。

▼海瑞又叫住了齐大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其实不傻,齐大柱也蛮聪明的,知道海瑞在保他。

▼但是海瑞却另有一番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的担忧是对的,但是后来为齐大柱铺的路也并未真正起作用。真要追究齐大柱的责任,他就算立了大功也没有作用。齐大柱最后还是被抓,完全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不过好在齐大柱参军的时候认识了他媳妇,最后也算救了他。

齐大柱自然愿意,海瑞便写信举荐齐大柱等人去了戚继光的军营,此处不表。

▼海瑞回了县衙,见到谭纶在洗地(⊙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的腿好白呀好白呀~

▼见到谭纶,海瑞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也是会开玩笑的。除了天天拿大明律怼怼怼,汝贤私下里还是有可爱的时候,陪女儿玩乐,和妻子的嬉戏,和朋友开玩笑,也是剧里面都有表现的。谭纶又吐槽了回去~我堂堂一个参军,裕王的心腹,怎么会来你们淳安县当官咧o( ̄ヘ ̄o#)

▼海瑞以为谭纶过来洗地是变相为自己不出面的事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继续吐槽:我官这么大~才不是来给你洗地了o( ̄ヘ ̄o#)

▼海瑞见他给自己洗地,心里隐约也猜到谭纶做了什么对不住自己的事情。如今谭纶有这样说,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本来还想打打马虎眼,但海瑞怎么肯被糊弄。原来谭纶是将海瑞的家眷都接过来了。

▼淳安如今形势紧张,谭纶却把海瑞家眷都接过来,海瑞自然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便解释了下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谭纶的道理很简单,淳安县民愿意改稻为桑是因为信任海瑞。海瑞不把家眷带过来,意味着他不愿意在这久待,那百姓的信任就会说变就变。谭子理说的很对。我之前调研去过一个城市,那个城市5年换了4个市委书记,所以开我们那个项目会的时候,项目负责的单位都快不记得是上任书记批复过还是上任批复过。当时那个市委书记还特意提过一句:自己是准备长大的,老婆的工作关系都调动过来了。言下之意就是以他的批复意见为准,干事的人才能认真执行。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地方领导不能久待,“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任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出自己的成绩,地方上的项目就要跟着顶层的思路走。偏偏越大的项目耗时越久,很多项目就是这样搁浅的,最后苦的还是当地人。

▼海瑞知道谭纶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有怨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循循善诱,又给海瑞画了个“封疆入阁”的大饼。

▼他不提“封疆入阁”还好,一提,海瑞就炸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便是拿当时张太岳拟的那封信来怼谭纶。本来为了劝海瑞出山,便承诺会照顾他家人,免了他的后顾之忧;如今海瑞已经骑虎难下,又为了局势将他家人陷入险境。还说是能帮他“封疆入阁”,海瑞焉能不气。海瑞这句“你想封疆入阁”也算点破了谭纶,谭纶何尝没有私心啊。

▼话说到这份上了,谭纶赶紧来剖白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便开始动之以情,他举荐了海瑞,那他俩就是一条船上的。他也承诺了能帮海瑞安顿好小家。

▼海瑞见谭纶这话说的真切,也软了些,只责备谭纶不该不同他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见他消了点气,便提起了另一桩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梗着脖子说不听也很可爱。

▼谭纶接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你这个男同学也能“让她老人家得个孙子”┓( ´∀` )┏

▼海瑞也觉得他这样比较荒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李时珍的名字,海瑞也很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时珍本意是来救淳安的瘟疫,谭纶顺势提了海瑞子嗣的问题,让李时珍也帮海瑞开个方子。谭纶交友满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与胡宗宪、海瑞相交虽然不是十足十的真心,但有个五分已经难能可贵了。

▼海瑞第一反应是:李时珍来了对灾民是好事,自己的私事倒被放在了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听到李时珍已经到了,便急着见他。

▼此时的县衙都是得了瘟疫的灾民,王牢头在煎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里倒是有写为什么一个牢头会来煎药。一则井上十四郎被带走,齐大柱被放,牢里面没人;二则王牢头之前是帮着蒋徐千户来对付海瑞,虽然后来反水了,但立了字据,他心虚,找这么个差事来讨海瑞的好。否则他一个县里第六号人物是不会来干这种粗活的。

▼李时珍来县衙了,看到县衙里堆积的药材,就找到熬药的人问郎中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正心烦,以为李时珍是来找药的灾民,就让手下的人熬一碗药把李时珍打发走。这里面的背景也布置的很好啊,县衙里堆着药,背景的灾民或卧或坐,夏天还打着扇子,还有衙役抬着担架走动。现在的电视剧制作背景都变得很奇怪,热闹繁华的京城一条街都没人神马的...

▼衙役拿了碗药过来,李时珍闻了闻就泼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看李时珍泼药,大怒。老子好不容易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身经百战,自然是不怕闹事的。他正煎药不耐烦,也是想找个人发脾气,便作势要打李时珍。

▼送药的衙役赶紧拦住,打圆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在县里排行第六,大家都叫六老爷,不知三、四、五老爷在哪。王牢头和田县丞能代表最典型的二种“吏”,田县丞滑不溜手,王牢头恃强凌弱。说着就要带走去教训李时珍。

▼海瑞和谭纶正赶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告状也是很利索的,李时珍已经被划为刁民了。

▼王牢头继续告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这个路子和何茂才还挺像的,他说的事也是真的,但是先往海瑞身上扯,言下之意是李时珍针对海瑞,再诛一波心,扣一顶“煽动灾民闹事”的帽子。还引经据典,把事情引成“灾民不知好歹”。

▼海瑞已经猜到这是李时珍,对王牢头的心思也清楚,便骂住了王牢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这样骂他了,王牢头只得满脸堆笑认了。

▼海瑞已猜出这人便是李时珍,便问了一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这句话,李时珍不动如山,王牢头的表情却极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先是很震惊。

▼听到李时珍没有否认,王牢头又赶紧低下头,一看就是在想自己得罪了贵人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李时珍这样说,海瑞露出欣赏的表情,也就不客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几集,李时珍对赵贞吉也说过一样的话。赵贞吉为人圆融地多,还是恭维了一句“大明朝太医虽多,李时珍却只有一个”,后面便以“李先生”相称,只李时珍仍然要叫一句“赵大人”。海瑞却很干脆,直接叫“李先生”,也以布衣论交,让李时珍直接叫“刚峰”。

▼李时珍又问了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已经被伺候换上公服,听到李时珍说“刚刚的事”,马上紧张起来,眼睛看着李时珍。

▼海瑞自然知道王牢头的德行,就说叫王牢头赔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听要赔罪,王牢头马上就要冲过来,想为自己辩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时珍自然不计较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牢头先要冲上来辩解,听李时珍说不计较以后又赶紧低下头退了下去。王牢头这一段不过五分钟不到的戏份,把欺压百姓、逢迎上官、色厉内荏的小吏角色倒是演了个十足十。

▼听到方子开错了,海瑞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同学还是老实当官吧,大夫这种技术活还是留给“好雨知时节”同学吧。

▼见完李时珍以后,谭纶和海瑞就回了县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要走,海瑞便奇怪为何这么快就要走,他们见面不过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你不是说好要给我娘一个大孙子咩,这就要走!

▼两人坐下,谭纶就开始跟海瑞分析起眼下的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说如今的局面,严党通过兼并土地来改稻为桑的国策落空,但国库还是亏空,需要有人顶罪,这对谭纶所在的裕王一派是好事。

▼海瑞以为顶罪的人会是严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只是县令,信息有限,他也不在朝堂,对嘉靖显然不够了解。目前他对嘉靖的认知仅仅是被严嵩蒙蔽的皇上。

▼谭纶否定了他的猜测,说了严党不能倒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嵩对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严党倒不了,不仅是因为嘉靖需要他们,更因为大明朝需要他们。只有最大程度的被需要,才能最大程度的不一样。严党不倒,改稻为桑推不动,只有从其他地方找银子来填补亏空,有这个钱的,只有沈一石。

▼海瑞想起了刚刚交手的沈一石,很是吃了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的解释道尽了明朝商人的处境。世道过得下去,商人便是为国家生产的工具;世道不好,商人便是国家的钱袋子。红顶商人也终究只是商人,没有高贵到哪去。

▼海瑞却觉得不妥,于理不合,于义不合,于法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纶这话跟 严嵩那句“没有听过商人能造反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沈一石的生死,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嘉靖需要他什么,沈一石做什么都是徒劳,他赈灾或是买田,他的命运在改稻为桑开始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改稻为桑定然是成不了的,成不了,他沈一石也活不了。只是,沈一石未必不清楚这一点,只是,他没有路。

▼海瑞还是不服,要治罪总要有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罪名还不容易,就算没有赈灾也能找出罪名。

▼海瑞站了起来,气得拍了下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这话说的厉害,他天天拿大明律怼人,偏偏朝廷却乱扣帽子。难得海瑞即使不了解沈一石,也抱有仁心,不因为他是富商就视之如仇雠。

▼谭纶见他如此,赶紧安抚海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之所以能在淳安阻止兼并土地,很大原因是裕王和胡宗宪的支持,而不仅仅因为他代表的是“正义”。杀沈一石未必是正义的,但海瑞就是插言也绝不会有任何作用,因为没有人会支持,反倒有可能为海瑞带来灾难。沈一石死,对哪一方都不是坏事,不会有人有异议。还是那句话,只有最大程度的被需要,才能最大程度的不一样。谭纶最后那句“你要学会谋身”着实恳切,也确实是为海瑞思考。

▼海瑞听了,也有些动容,嘱咐谭纶多保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也算默认了在沈一石的事情上不插言。海瑞并非不知轻重,沈一石的死,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重。

▼谭纶又安抚了他,顺便强调了两人的利益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则谭纶只是参军,不用去阵前拼杀,只要后方稳定,他的性命是安全的;二则海刚峰是他谭纶举荐的,在政治上他俩是一体的,只要海瑞没事,谭纶在政治上也是安全的;三则改稻为桑只要有动作,他也就能对上面交代,那他在裕王一派中的地位也是安全的。

▼说完,谭纶就穿鞋准备走,海瑞却亲自给他穿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和谭纶是平辈,这样做是对谭纶非常大的尊敬了,谭纶赶紧把脚收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却还是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并非不通人情之人。谭纶先是亲自带了兵过来,让高翰文救他于危局;又是带来了李时珍,为他解决没有子嗣的问题;最后还跟他分析局势,劝他谋身。虽然谭纶都是顺势而为,但为他考虑的心却不假,海瑞如何能不感恩。海瑞就像一面镜子,别人如何对他,他心里都明白,也会对对方抱有同样的情义。

▼谭纶知他的心思,便也受了他的礼。走了两步,看到天上的月,便想起了苏东坡的两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小说有写淳安县前任知县是个风雅的人,在县衙种了几棵竹,更符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情境,剧组大概没钱种竹子,便没有拍。这句话的原话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谭纶看到月亮,起了怀古伤今的情绪,前路漫漫,他二人还需小心应付局面,自然不是“闲人”。

淳安的通倭和改稻为桑告一段落。井上十四郎被何茂才带走灭口;齐大柱被鞭笞释放,海瑞举荐其去从军;淳安县民暂时同意了改稻为桑。

看完淳安的局势,来看下朝堂的局势,沈一石改买田为赈灾后朝堂局势的变化。

2.“买田”变“赈灾”后的朝堂变化

沈一石改“买田”为“赈灾”后,严党、清流预先准备的招都用不上了。锦衣卫带回了在浙江调研的信息给嘉靖,大家都要重新等嘉靖的决断。

▼继年初财政会议以后,嘉靖终于又一次召五大阁员五大太监开了10人大会。只是这一次,他把裕王也叫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叫大家起身后,发现严嵩也站着,没有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阁老一直是有赐座的,但如今严党有错,身段就要更软些。严阁老当然懂。

▼嘉靖自然是让严嵩坐下,他对严嵩始终还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还没有说啥,严阁老就开始背锅了。

▼严嵩还是没有坐,嘉靖便开始了他今天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父子”的议题提的极妙。严嵩想的是,莫非是说他和严世蕃;清流派想的是,莫非说的是裕王;吕芳想的是,莫非说的是他和他的干儿子们。两个字,却把在场所有的人都囊括了进去。

▼第一个被cue到的是严世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却没有说正事,只是让他扶严嵩坐下。

▼严世蕃去扶严嵩,严嵩没坐,他的眼睛还是看着嘉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见严嵩如此,颔首示意,严嵩才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是服气严嵩对嘉靖的顺从。

▼严嵩坐下后,嘉靖顺着父子的话题开始切入正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自然不会直接说他对朝政的意见,所以从“父子”切入,先是强调了做“父亲”的难。

▼定了个调子,就从自己开始说起,他首先是裕王的父亲,cue了裕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话先褒后贬,说了裕王的功劳,然后又说他退丝绸的事情。话停在这里,明显是对裕王这个行为不满意了。

▼裕王本来是站着,赶紧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裕王跪下了,嘉靖又话锋一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话又绕回来了,是褒奖裕王了。其实我觉得嘉靖是对裕王这个行为不满的,李妃在上集对嘉靖的揣测是很正确的,所以才故意把话停在了“不认”这句上。但他在改稻为桑这个事情上,对裕王派的作为是满意的,但他又不会明着议论朝政,所以借着这个事情来褒奖裕王。领导奖励的缘由,一定要细细揣摩清楚,这才能知道他到底满意什么。

▼说到“打着织造局牌子”借粮的事情,严世蕃又冒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继续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先是借着“父子”的议题,说到裕王退丝绸,说到“奉旨赈灾”,最后切入了整剧的核心—国库亏空。

▼这回,所有人都跪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说完自己做父亲的难,又开始说自己做君父的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锅达人严嵩又出来接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表示,这个锅我连讨论都不想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叫神级的甩锅!这就是!把锅甩给了所有的人!

▼甩完锅以后,还要对现有局势做出评判,先是叫了吕芳和严嵩这两位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阁老目光淳淳,吕公公低头顺服。吕芳身后的陈洪,眼神充满了野心,远不如黄锦安分。

▼先是教训了严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训了吕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褒奖了裕王,又训了严嵩和吕芳,算是对三方势力的表现做了一个评判。接下来,要给出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先说自己已经把债还了,意思也是不承沈一石为他做面子的情,为后续抄沈一石的家铺垫。

▼嘉靖又接着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只说问题,下属负责给出他想要的答案。沈一石毕竟是织造局的人,这个决策是嘉靖下的,却要掌管司礼监的吕芳说出来。他说出来,他便要担这个担子,所以才有了“司礼监和内阁共同领罪”这个话。

▼吕芳如此说,严嵩心里便知不妙,自己因为这事是得罪了吕公公了,想说话来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却没给他机会,再次褒奖了裕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嘉靖就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走了,裕王也跟着走了。严嵩起了身,走近吕芳,却没有先对吕芳说话,而是按照吕芳先前说的,布置抄家沈一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阁和司礼监正好站在太极的阴阳两边,正代表了两股势力的平衡之道。

▼吩咐完以后,吕芳也没给严嵩好脸,就走了,严嵩追上去想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织造局买田”一事在朝堂上博弈结束。司礼监都受到了责备,却没有实质性损伤;严党一度陷入危机,嘉靖第一次动了倒严的心思,但最后总算平安着陆,看上去也没有受到实质性损伤;裕王派获胜,但也仅限于口头上的嘉奖。最后的决策便是抄沈一石的家来填补国库的亏空。

而已经要被抄家的沈一石刚回到了杭州,杭州诸人还没有得到京城的消息。

3. 沈一石见杨金水

▼沈一石赈完灾回来,于情于理都要见一见杨金水,去解释自己此行如此作为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段的背景乐是芸娘弹的《广陵散》。《广陵散》是嵇康行刑前所奏,沈一石此时也正面临相同的命运。

▼沈一石见到了杨金水,杨金水倒了杯酒,吟了段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金水对沈一石先买田后赈灾,内心有很多疑问和怨气,但他不会明着发出来,毕竟此时沈一石不是他的自己人,只处处话里有话的挤兑沈一石。

▼杨金水又挤兑了一句,这次挤兑的是拿芸娘套高翰文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金水如此阴阳怪气,沈一石也是早预料到的,也是无法,只能当着芸娘的面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这集就到这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