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是农业大省、煤炭消费大省。如今,河南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去年,全省GDP达5.5万亿元,位列中西部首位、全国第五位;全省粮食产量位列全国第二位,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多年来,电力在保障全省能源供应,加快绿色转型,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联系西北、华北、华中电网的枢纽,目前,河南电网拥有“两交两直”省间特高压通道,分别是±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及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驻马店—南阳特高压交流工程。这些通道让河南电网购电能力突破1500万千瓦,有力保障了全省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

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

±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

“两交两直”骨干电网包含特高压站点3座:±800千伏中州换流站、豫南换流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其中,豫南站是世界上首座换流站与变电站同期规划、同时同址合建、统一运维的特高压站点,是青豫直流工程的落点站,驻南交流工程的起点站,也是华中“日”字型环网的枢纽站。

豫南换流站鸟瞰图。

中州换流站年度检修。

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作为连接我国华北、华中两大电网的枢纽站,特高压南阳站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业运行中设备技术水平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变电站之一,规模大、设备多、技术复杂,其扩建设备均为世界首台首套。该站有效实现了华北、华中两地水火互剂、优势互补、错峰、调峰和跨流域补偿等综合功能。投运至今,该站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完成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交换电量近1100亿千瓦时,减少河南省原煤消耗约1012万吨,减排粉尘约1044万吨、二氧化硫约115万吨、二氧化碳约3819万吨、氮氧化物约57万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做出贡献。

南阳站鸟瞰图。

2014年1月27日,±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该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南天山换流站,止于河南郑州中牟境内的中州换流站,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省(区),线路全长2192千米,总投资233.9亿元,额定输送能力800万千瓦,于2012年5月核准开工建设。这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战略和国内首个将风电、煤电等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被誉为连接西部能源基地和中部经济高地的电力“丝绸之路”。它的投运,标志着河南电网在全国率先迈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代。截至目前,该工程投运以来累计输送电量近2400亿千瓦时,有效满足了全省迅速增长的用电需求。

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条专门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投运。这条“绿电”特高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全长1587千米。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青豫直流工程额定输送功率800万千瓦,年输送清洁电能400亿千瓦时,约占河南省年用电量的八分之一。它的建成有效提高了青海、甘肃清洁能源整体外送消纳水平,促进了河南能源转型和节能减排污染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豫南换流变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电站”,相当于14个百万千瓦机组,主要设备5096台(套),国产化率超过99%。今年4月20日,该工程向河南电网输送电量累计达到1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45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万吨、二氧化硫36万吨、氮化物15.3万吨、粉尘2723万吨,综合效益显著。

近年来,河南500千伏电网由“两纵四横”梯形主网架升级完善为“鼎”字型,特高压电网也形成“两交两直”局面,省内西部电力交换通道稳定运行,省内中东部、东南部等负荷中心的用能需求得到有效支撑。未来,能源安全、清洁转型、可靠供应对加快电网发展提出更多要求。“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建成省内“三交三直”特高压落点、“H”型特高压交流网架,进一步扩充、畅通特高压输电通道,加大外电入豫规模,为实现“双碳”目标,拉动河南经济增长、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