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望子成龙、成凤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只要是关乎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资,父母都愿意去做。
即便家庭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富裕,也会竭尽所能去培养孩子,尽可能让孩子不输在起点上,也正是因为所有家长的心愿皆是如此,教育才成为了家庭最大的投资。
家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和一句古话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正是因为这句话,家长给孩子报考了,很多补习班和兴趣班,孩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孩子想要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北大教授道出真相:教育双轨制,成了无数家庭投资的“无底洞”
虽然针对学生压力过大,教育部提出了减负政策,目的就是让学生压力减少,回归快乐的童年,但很显然这是异想天开,学生在学校学习完之后,出了校门就会被家长安排到各种补习班中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压力越大。
不上补习班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可以,但是不上学生未来发展堪忧,北大一名教师曾指出:教育双轨制成为了无数家庭资源投放的无底洞,可见现如今教育所选在的弊端。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下何为教育双轨制,它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教育双轨制,对家庭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教育双轨制是指什么?
顾名思义,它所指的就是国家教育资源的退出,市场教育资源成本的增加,简而言之就是,国家不再承担教育的主要职能和义务,社会市场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双轨制,让学生身处残酷的竞争世界中,学生从小就要清楚,成绩高是用资源换来的。
教育双轨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大多数家长的思想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和穷教育”,所以即便是面对这样的制度,家长也会硬着头皮培育孩子,虽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但对于一个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来说,砸钱无疑是天大的一笔投资。
再加上现如今,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亲戚邻里之间的攀比,让步入课外机构的学生无法停下脚步,虽然说教育部倡导学生减负,但出了校园,孩子压力丝毫没有减少,所以说现如今教育不仅是孩子竞争,更是每个家庭的攀比和博弈。
教育消费要适度,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供最合理的教育环境
如果将教育比作是一笔投资,那么就意味着有投资失败的时候,当教育投入大于产出时,这场投资就非常失败,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教育需要理性投资,也就是说可以投资,但不能过度,不然孩子很难适应,自然结果也是适得其反。
父母总想给给孩子最好的,这一点很多人都能理解,但人生就像是一场赛跑,即便你最先开始奔跑,也会有人跑在你的前面,所以不要过度在意快慢,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要理性投资,在有限的条件下,提供最合理的教育环境,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之所以会认为学习压力过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厌学消极态度,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直面学习压力,愉快的学习。
注重当下,着眼于眼前,知足常乐
大部分学生也好,大人也好,之所以感觉压力较大,是因为总是思考长远的问题,又对当下的自己无可奈何,一心二用,总是在感叹当下的学习以及生活不尽如人意,自然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要想缓解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着眼于眼前和当下,知足常乐,不要有过高的期望。
劳逸结合,坚持运动健身,享受生活
学生在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动健身,在锻炼过程中,学生压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所以当你感到生活压力较大的时候,不妨试试运动健身,通过这样的当时缓解当下的苦恼,享受现在的生活,这也是缓解压力最好的一个办法。
当孩子压力过大候,家长应如何开导?
当自己孩子压力过大时,家长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现如今补习班和兴趣班的增加,让学生丢失了很多童年的乐趣,厌学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家长只有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上才可以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力不够,而是贪玩,对学习不感冒,还有一种孩子是找不到学习办法,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绩才不是很好,面对这样的情形,父母最不能做的就是,没有理由地责骂孩子。
这样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也会越来越差。只有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才会有所提升,也不会有压力大或是厌学的情绪出现。
大部分父母都会用,孩子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孩子是否努力,但这样的判断,很显然不全面,有的学生非常努力,而且其他方面表现都非常好,只是成绩一直无法提高,如果否定学生的努力,那么学生将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从而有厌学情绪出现,所以不要以分数论高低,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结语:综上所述,现如今教育体制让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家庭负担越来越大,要想缓解压力,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做出改变,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日话题:大家对教育的双轨制,怎么看待?
热门跟贴